5月24日,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进入“岳阳时间”。
追着旅发盛会的脚步,来自国内外文旅、文学艺术等领域的220余名国内外嘉宾在洞庭之滨,一探生态旅游与文化传承的融合发展路径。
世界旅游联盟·洞庭对话现场 供图 大会新闻中心
“发展生态文旅,岳阳非常有优势和潜力。”在国际旅游联盟的“洞庭对话”间,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业管理学院副院长、首席教授宋海岩将自己在岳阳的见闻汇聚成七个字:好山、好水、好环境。
牢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殷殷嘱托,岳阳积极推动生态环境向文旅品牌的生动转化,推动文旅深度融合。
如今,这座尽揽“天下水”的历史文化名城,擦亮生态名片,依托旅发大会的东风,在夏季的开端,兴起“生态旅游”的热潮。
守生态底色
初夏时节,岳阳江豚湾景区的堤坡上,翠绿的草丛已没过脚踝。抬头望去,是一碧万顷的湖面。
作为东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江豚湾湿地、芦苇荡、湖泊交织成网,众多珍稀物种栖息于此,形成了以万顷芦海、栖息候鸟与长江江豚为特色的自然生态景观。
监测点的工作人员对东洞庭湖保护区的麋鹿进行监测 摄影 李媛
将指针拨至2017年,随着长江大保护战略的贯彻落实,带来成堆砂砾、隆隆噪音和飞扬尘土的华龙码头正式被拆除,一场大规模的生态修复行动随之展开:岳阳市全面实施长江岸线专项整治、洞庭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取缔沿长江岸线和洞庭湖君山水域原有的39个非法砂石码头,并开展复绿工作。
自此,岳阳域内的长江岸线告别了往日的灰暗与沉闷,换上了生机勃勃的翠色新衣,长江江豚数量也在2022年首次止跌回升。
堤坡旁,江豚科研救助基地就漂浮在在湖面。“现在声呐信号稳定,说明两只江豚的适应情况良好。”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长江豚繁育研究中心主任郝玉江调出机器拍摄传回的江豚4K影像——这个曾被砂石堆场占据的水域,如今丰水期能观测到40余头江豚。
目前,岳阳还正计划将江豚科研救助基地打造成中小学生研学基地,唤起游客和学生们保护长江江豚的责任感。
江豚湾景区 供图 大会新闻中心
“今年,我们抢抓旅发大会机遇,新增不少新业态、新场景。”在江豚湾景区“微笑绿洲”生态营地,讲解员将这里的蜕变娓娓道来:生态环境得到整治修复后,生态营地成了岳阳新晋的“网红”打卡点。“周末天晴的时候,来这里休闲度假的游客差不多有3万人。”
以自然风光为依托,岳阳君山区在江豚湾景区打造了“洞庭湖国际观鸟节”、“最美江湖岸线”马拉松赛道等文旅IP,为游客打造亲近大自然的绿色空间。2024年,从香港、澳门、北京、上海等地来研学及旅游的人数达120万人次。
展文化特色
5月26日早上9时,依偎在君山青山绿水间的洞庭湖博物馆,迎来了改造升级后试运行的首批游客。
“洞庭湖区域曾经是恐龙活动非常活跃的地方。”珍藏着恐龙蛋的展柜旁聚集了不少游客,讲解员正为游客讲解洞庭湖的历史变迁。一侧的展板上,还展示着洞庭湖在地质历史上的形成过程、面积和水位的涨落变化。
洞庭湖博物馆 供图 大会新闻中心
洞庭湖博物馆,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其5.08万平方米的空间内,集纳了洞庭湖历史变迁、特色文化、生物多样性等内容。
一路穿行,一路风景。在一层的“天然乐园”展厅,鸟鸣啁啾、风拂芦苇的沙沙声交织成曲,摇曳生姿的芦苇丛与实时呈现的鸟群监测影像融合,将人瞬间拉入那片水草葳蕤、生机勃勃的湿地核心地带。透过一旁的VR眼镜,游客们一次性领略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东洞庭湖的风光。
“想通过精彩的展品和互动高科技展项结合来展示洞庭湖的风貌,让观众感受洞庭湖的水文变化和生物多样性。”设计施工方负责人夏宇飞细数着自然馆的“科技范”:“像这样的互动类装置,自然馆内共有20多项。”
“天然乐园”展厅 供图 大会新闻中心
由此,“展陈+沉浸互动”的综合模式成了“天然乐园”展厅的设计主旋律。谈及展馆设计理念,夏宇飞侃侃而谈:融合“洞庭天下水”为核心的概念,以延伸水生万物,水润文明,水利未来的脉络,演绎人、湖、动植物组成的“生生不息”的故事和探索,呈现洞庭湖作为中国重要淡水湖泊的生态意义。
暑期,洞庭湖博物馆还将推出演艺项目《洞庭幻境》沉浸式5D生态剧场,通过沉浸式演艺深化生态文明教育功能,助推洞庭湖博物馆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科普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自然教育大课堂。
作为国内外领先的湖泊博物馆,洞庭湖博物馆正紧紧围绕“展、演、研、宴”四大功能板块,着力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与湖南文化旅游新地标。
添发展亮色
白墙灰瓦、馥郁花丛、翠绿草坪……洞庭湖小镇景区,一步一景。
洞庭湖小镇 摄影 李媛
生态好,文旅兴。小镇的经营者有着最直接的感受。“五一来了不少游客,平常天气好的时候人也很多。”在小镇一家非遗工作室的合伙人张璐看来,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优势在持续释放吸引力。
“我从1991年就住在这里,到改造搬迁,我已经在这住了将近30年。”记忆回溯至曾经的洞庭湖小镇——陈家咀村,刘兰的记忆里封存着另一幅图景:狭窄的村道上鸡鸭乱窜,破旧的砖房与杂乱的植被“缠绕”在一起,村民以务农为生,鲜有外人踏足。
改变始于2021年。
闲置食堂改造为火锅店,古法菜园打造成网红打卡地……岳阳南湖新区以“守护好一江碧水”为使命,启动全面改造,注入7.8亿元资金,系统盘活存量闲置土地及房产资源,以“生态IP+文旅融合”的产业振兴模式,将这片“被遗忘的城市角落”打造为集原乡村落、文化艺术、科技体验于一体的休闲度假区。
洞庭湖小镇 供图 大会新闻中心
通过引入社会资本在小镇打造民宿、餐厅与文创空间,这里聚集起“人气”,带来了“财气”,越来越多的村民吃上一碗生态饭、旅游饭。
目前,38名村民化身景区保洁员、园艺师,社区劳务公司年创收29万元;6亩荒地被苗木基地“点绿成金”,自动售卖机、生态停车场“微创新”年增收8万元;2024年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
数据见证着生态价值的裂变。不久前结束的“五一”假期,岳阳市接待游客总人数为293.43万人次,同比增长51.11%;游客总花费28.17亿元,同比增长54.54%。正如“洞庭对话”成果——《洞庭对话宣言》中提出的:岳阳正全力以实践推动生态资源转化为旅游业的持久魅力。
洞庭汤汤,不舍昼夜。岳阳楼飞檐依然高挑着“先忧后乐”的精神坐标,而楼下奔涌的,已是一江碧水汇成的新时代可持续发展路径。(文 李媛 赵金月)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