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丽水城市建设项目为古树让路,保留地建成公园 把“根”留住,古樟群成新地标
香樟公园航拍图。 丽水市人民医院供图
在丽水市莲都区丽阳街与和平路交叉口南侧,原本面临移植的古樟群,如今被原地保护,围绕它们建成的一座古朴静谧的香樟公园,近日正式开放。
开园首日,丽水市古树名木保护协会副会长项岩盛抚摸着老樟树沧桑的树皮,动情地说:“老伙计,安心住着,这里已经是你们永远的家了!”
项岩盛与这片香樟林有着不解之缘。2018年底,他偶然得知位于城中村凉塘村的这片香樟群即将被移植,为和平路建设让路。他忧心万分。“这可是44棵古樟啊!最老的都300岁了,移植肯定会受损。”而且香樟树已荫庇凉塘村许多代人,成为当地村民血脉里割舍不断的乡愁。
项岩盛和其他护树人士一起奔走呼吁。丽水市检察院在接到群众反映后,依法交办莲都区检察院开展调查,发现古树移植项目手续不完备。2019年4月,莲都区检察院向相关部门发出检察建议。此事引起丽水市政府高度重视,经多次论证,最终决定让项目为古树让路,把2.7万平方米建设用地改为绿化用地。
香樟群不移了,如何进一步保护利用?丽水市政府在生态保育与城市发展间找到了平衡点:以香樟群为核心打造香樟公园,既体现生态保护、人文关怀,又能形成景观风貌。
得知这一消息,项岩盛和村民喜忧参半:既欣慰香樟群以后有了“公益”身份,又担心影响树木生长环境。
“一定会以尊重自然的方式建设香樟公园。”2023年公园开建时,建设方的郑重承诺,让大家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园道不得硬化,要采用透水环保材料铺装;填土厚度不得超过安全阈值,要给根系呼吸空间;林下搭配原生花卉群落,确保生态平衡……每处细节都体现着对自然的敬畏。
从高空俯瞰,香樟公园就像城市中心的绿色心脏,为它让道的和平路,以拱形温柔环抱。园内漫步,因保护树根而形成的起伏式人行道,和林荫下自在生长的花草,让人仿佛进入畅快呼吸的生命绿洲,这里成了城市新的地标。如今,香樟公园已划归丽水市人民医院管理,承担起为市民健康疗愈的“职责”。
以护佑香樟群为契机,丽水市政府推出了古树名木保护相关措施,并于2023年正式实施《丽水市古树名木管理办法》,通过制度建设保障全市5万多棵古树名木的生态环境安全。
中国(丽水)两山学院副研究员代琳说,香樟树是传递乡愁的文化符号,香樟群命运的改变,既保护了自然遗产,又延续了文化根脉,更推动了城市的绿色蝶变。(记者 暴妮妮 区委报道组 王拂晓 通讯员 周亦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