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张掖市甘州区综治中心实战化建设取得成效
2025-06-17 17:45:5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2025年以来,张掖市甘州区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以综治中心、网格管理、“三调对接”、信息平台“四个实战化”为引擎,以“有牌子、有场所、有力量、有机制、有效果”的“五有”为目标,坚持把矛盾纠纷前端化解作为夯实基层治理底板的首要任务,构建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的多元解纷机制,切实提高社会稳定、公共安全等方面潜在风险的预警防范能力,推动社会治理提质增效,护航全区经济社会事业高质量发展。

  整合社会治理资源,“一站式”调处化解矛盾纠纷

  甘州区新建综治中心,设置引导受理区、多元化解区、指挥调度区等区域,深度融合矛盾纠纷调解、信访接待等“七中心”,统筹调解、仲裁、诉讼、法律监督等功能;创新实行“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机制,26名专职调解员和法院、公安、等部门常驻综治中心,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和工会、妇联等群团组织派员轮驻综治中心,完善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全面推广“四级七天”调解法,最大限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加强诉调对接,着力解决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倒金字塔”的问题

  为进一步提高非诉矛盾纠纷调解水平,彻底解决多年来全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倒金字塔”的问题,甘州区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诉源治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的实施意见》《甘州区诉调对接工作规范(试行)》等多项配套文件,进一步压实诉调对接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法学会基层服务站和各层级调解组织的作用,提升非诉调解水平,全力化解诉前案件。

  同时,甘州区健全警调对接机制,通过制定《关于全面推进警调对接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建立更加紧密的警调对接机制。广大民警辅警针对多次报警、反复报警的警情,深入辖区广泛摸排家庭、婚恋、邻里、债务等纠纷线索,综治中心及时与辖区派出所加强研判分析、分类干预,对警情类矛盾纠纷与相关部门做到信息联通、矛盾联调、风险联控、命案联防,全面梳理化解积怨已久、执念极深可能激化升级的突出矛盾,及时调处了一批影响社会稳定的矛盾纠纷。

  在访调对接方面,对群众到区综治中心反映的申诉求决类矛盾纠纷信访事项,适合在现场组织调解的,实行即接即调,符合司法确认条件的,甘州区人民法院开通绿色通道;现场调解不成的,与当事人约定时间,再行组织调解,必要时调度区直部门职能力量进行联调,尽最大努力将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在本地,有效预防和减少群众越级上访。

  管理建设并重,消除安全风险隐患

  甘州区对在册的社区矫正人员、安置帮教对象和“三失一偏”等重点人群实施精准管控,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建立覆盖公共区域的公共视频网,建成街面移动警务站5处,常态化落实街面巡逻防控1、3、5分钟快速响应机制,实现社会面人防物防技防全覆盖,并严格开展重大活动及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确保全区不会发生重大敏感案事件和恶性事故。

  加强网格服务管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甘州区坚持多员合一、一员多用”,按照全域、全员、全程的理念,逐步拓展网格功能,城区(乡镇)各村(社区)全部落实“一张网”。甘州区整合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各项职能,建立网格工作任务清单,梳理7大类网格工作事项。根据“一格一员”“一肩挑”“双向任职”等要求,行政村选配专职网格员,城市社区从社区工作者中择优选配专职网格员,配备手持终端,制定每日巡查路线图,在走访过程中全面了解网格内居民家庭矛盾和邻里纠纷,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和重大紧急情况,第一时间登记上报,第一时间协调化解。2025年共累计上报各类信息14万余条(其中社会治安20361条、矛盾纠纷5807件、社情民意70387件、校园及周边安全3446条),办结率达98%,有效发挥了预警排险作用。(文 徐俊庭 宋舒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