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五河县申集镇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重要抓手,持续聚焦残疾人群体办事过程中的“急难愁盼”,在服务流程优化、服务模式创新上精准发力,巧做服务“加法”,着力提升残疾人办事便捷度与满意度。
一窗通办做“速度加法”。申集镇残联将残疾人证新办、换领、辅具适配申请、政策咨询等高频事项集中整合,设置“助残服务综合窗口”,实行“一次告知、一窗受理、限时办结”。通过内部流转协同,精简重复材料,平均缩短办事时限50%以上。原本需要奔波多次的惠残项目办理,如今实现当天申请、当天受理、快速审批,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腿。
主动上门做“温度加法”。针对行动不便的重度残疾人,残联工作人员变“坐等受理”为“主动敲门”。定期组织人员深入各村,携带申请表、政策宣传册等材料,为残疾人提供政策咨询、辅具适配评估、补贴申请等“一站式”上门服务。2025年以来已累计入户服务200余人次,为30余名出行困难对象“送证上门”,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残联工作人员到户服务
数据赋能做“智慧加法”。依托上级残疾人服务平台数据资源,主动筛查到期换证人员、辅具适配需求对象等关键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提前精准告知办事流程,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同时,积极推广线上业务办理,引导群众通过政务服务平台提交申请,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以前办个证,得跑好几趟,现在残联工作人员直接上门收材料,证办好还送到家里来,太贴心了!”刚刚拿到新残疾人证的张大爷感慨道。
五河县申集镇将持续在助残服务提质增效上做深做实“加法”,让助残服务的“申集温度”真正可感可及,有效提升残疾人群体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文/图 乔开封)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