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40多年、200余万 托起近百名学子求学梦
2025-07-09 15:31: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周雨晴责编:尹红燕

  虽然孩子们都已工作多年,但每年这个时候,总会有孩子联系胡最保。他的电话也成为高考学子和老师们的热线:报喜的消息从6月24日21点后直到深夜。

  虽初中都未毕业,但62岁的胡最保家里,工整地摆放着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高校的录取通知书。

  自1983年至今,胡最保完成了从泥瓦工到资兴玺融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的转变,不变的是他对困难学子的资助。40多年间,这位农民企业家累计捐款200多万元,帮助90多名困难学子实现其求学梦。

  缘起 泥瓦工的负重前行

  20岁时,胡最保做了一个工友们都不理解的决定:资助工地旁学校的贫困学生。

  “20元钱,在1983年足够一名学生一个月的学费和生活费。”但对于彼时的胡最保来说,这份资助的背后,却是自己整整一周的“负重前行”。“挑上24块砖坯,爬上10多米高的窑顶,一天往返100趟,就能挣3元钱。”

  工友们更不能理解的是,胡最保自己的家庭,生活也很困难。

  出生于邵阳隆回县的胡最保,家中有十姊妹,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饭。“当时都是吃米糠,这都得熬稀一些。”怎么吃饱饭,成为了胡最保一家当时最大的问题。

40多年、200余万 托起近百名学子求学梦_fororder_图片3

胡最保(左)向资兴市文明办同志讲述自己的助学故事 摄影 李芳森

  1978年,15岁的胡最保为了吃饱饭,带上一套打补丁的衣服,背上一个蛇皮口袋,跟着亲戚来到郴州资兴市,投身库区移民住房的修建工作。下砖、挑沙灰、拎泥桶,胡最保在工地上常常干得满手水泡。

  1983年,胡最保在滁口镇工作时,租住在当地小学旁,和老师闲聊时听说了一名学生的贫困生活。“一家三口,父母都是残疾人,家里没有劳动力,村上请学校帮忙找爱心人士资助。”听着别人的故事,胡最保回忆起自己的童年,便决定资助这名学生。“从四年级到小学毕业,差不多是我一年的工资。”

  “看到有难的人,我就忍不住想帮一帮。”自此之后,胡最保在哪里工作,就资助哪里的困难学生,足迹遍布资兴近10个移民乡镇。

  连续3年的资助,本应印象深刻,但胡最保早已忘记首个受资助学生的姓名,在他看来,资助贫困学生从不期望其回报。

  发展 企业家的全程资助

  虽居住在资兴城区,但各乡镇最新鲜的特产,胡最保总能“优先”品尝。

  “很多受资助学生都感谢我,家里一有什么水果蔬菜成熟了,都会送来给我。”捧起一片西瓜,胡最保只觉满口香甜。夏风吹进办公室,面面锦旗随风飘扬,定格了胡最保的奉献岁月。

40多年、200余万 托起近百名学子求学梦_fororder_图片4

胡最保身后满墙的锦旗 摄影 李芳森

  能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如此爱戴,少不了胡最保多年来的付出。

  “从三年几百元,到现在一次性就资助上万元,我挣得越多,资助的力度就越大。”从普通的泥瓦工,到组建建筑队,再到创办工程公司,胡最保对于困难学生的资助金额超200万元,资助学生累计90多名。“困难家庭的学生,只要有读书意愿,我就资助到完成学业。”

  物质上的资助解决了学生们圆梦的后顾之忧,而胡最保的资助,远不止于此。

  “几年前资助的一名男生,他在资兴市市立中学念书时,我带着他生活了一学期。”父亲离世、母亲在郴州市区上班、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顾的小黄同学,胡最保从初中便开始资助学费、生活费,为弥补他父爱的缺失,更是把他带在身边,一起生活、工作。“我把他当作自己的孩子,教育他自立自强,孝顺父母、爷爷奶奶。”

  2024年,小黄同学考上中南大学,逢年过节,胡最保都能收到他的祝福和问候。受到胡最保的影响,妻子也照顾起受资助学生们的生活,经常带着孩子们上街购买衣物和生活用品。

  对素不相识的学生如此慷慨,但胡最保对自己却是“吝啬”到一定程度:即使一年能接下几千万的项目,身穿的衣物都是在地摊上购买,即便如此,胡最保在工地干活时,时常光着膀子,就怕把衣服弄坏。

  延续 基金会的新生力量

  从独自走上助学之路,胡最保自2001年5月26日开始,觉得信心更足——资兴市教育基金会成立。

  “这么多志同道合的爱心企业家,可以帮助更多学生圆梦。”2001年到2024年,资兴市教育基金会共募集教育基金1.2亿余元,总计支出近1亿元:资助贫困学子46000余人次;奖励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8000余人次;资助因病因灾致困教师1900余人次;援助中小学校改善师生生活和办学条件100余项次……

  凡人善举,在资兴市汇聚成爱心的海洋。

40多年、200余万 托起近百名学子求学梦_fororder_图片5

基金会摸底困难学生情况 供图 资兴市教育基金会

  “哪里有捐赠活动,哪里就有胡最保先生的身影。资兴市教育基金会成立以来,胡最保的捐赠更是一直没有间断过,他就是资兴捐资助学的一个标杆、一面旗帜。”资兴市教育基金会党支部书记、理事长谢湘兵介绍,胡最保改变了众多贫困学子的命运,希望这样的爱心企业家越来越多。

  困难学子圆梦大学让胡最保欣喜,更让他满足的,是这份爱心的延续。

  曹媛是资兴市市立中学2010届学生,幼时家境贫困,在资兴市教育基金会和爱心人士的资助下顺利完成了高中学业,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大学毕业后,在深圳、广州从事外贸工作。

  “曾经淋雨时有人为我撑了伞,我也想尽自己所能,成为一个撑伞的人。”如今事业稳定的曹媛仍未忘却来时的路,她多次来到资兴市教育基金会,委托自强助学志愿者将这笔资金捐赠给需要的学生,希望为他们的求学之路增添一份助力。

  “非常感谢曹媛学姐的资助,她的爱心行为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也为我们的学习提供了动力,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争取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成为学姐这样的人,将来能够更好的回报社会。”这份爱心,已经传递到未来。 

  2025年湖南高考志愿填报已经结束,胡最保如同多年前一般,等待着学子们圆梦的好消息。(文 李芳森 朱孝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