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浙江         共同富裕      |      数字浙江     |      直观中国      |      长三角      |       看浙里        
湖州南浔区旧馆街道 从“共富工坊”到“丝绸硅谷”的蝶变之路
2025-07-21 09:06:24来源:浙江日报编辑:袁艺航责编:魏寒冰

  夏日如火,奋进如歌。眼下,在江南水乡的柔波里,湖州市南浔区旧馆街道书写着传统产业焕新的时代答卷。今年4月,随着长三角·南浔丝绸文化产业园(“頔南丝韵”共富工坊二期项目)的正式运营,这片承载着千年丝绸记忆的土地,正以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姿态,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阔步前行。

  走进产业园,3.2万平方米的闲置厂房已蜕变为创新热土。这里延续了一期项目集聚50余家商户的成功经验,通过引入浙江理工大学湖州研究院的智力支持,新引进101家优质商户,形成特色产业集群。旧馆街道党工委担任“产业护航官”,强化配套设施完善、政策资金支持与商户入园引导;潘家庄村化身“产业联合运营官”,主抓招商入驻与日常运维,组织“村集+村秀”特色活动;浙江理工大学湖州研究院作为“数智赋能官”,主导IP打造、青创导入及主题研学推广。三方精准分工、协同联动,构建起高效运营治理新格局。

  “过去设计主要靠老师傅的经验,现在AI就能帮我们捕捉全球流行趋势。”入驻商户的感慨,道出了产业园的数字化突围之路。通过集成AI设计、数字纹样库,该园区打造“数字中央板房+实体选品中心”,借助AI开发原创纹样,建成“设计—制样—加工—销售”数字闭环体系,带动产品溢价率提升30%。园区内的国际丝绸青创中心则为入驻商户提供数字技术、工业技能、电商直播等全方位技能培训,目前已培养复合型人才200名。

  “頔南丝韵”品牌的崛起,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生,形成强势的品牌效应,其入驻商户年销售额预计突破6亿元。园区不仅吸纳周边1000余名村民就业,带动人均增收4万元,更通过40%的年租金收益反哺商户发展,用于园区提升与人才培养。此外,园区内设立了非遗传承人工作室,在生产线上打造沉浸式体验点,年均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有效促进丝绸文化活态传承与价值提升。

  “让研究院专注产业升级,村集体夯实运营,街道做好护航保障,这种‘握指成拳’的机制正是新时代‘共富工坊’的核心竞争力。”旧馆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这片“丝绸硅谷”里,文化传承与时代创新交织,品牌价值与民生福祉共进,奏响了共同富裕的动人乐章。(记者 梅亦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