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党旗红”引领“麦浪黄” 甘肃秦安“三夏”生产奏响丰收曲​
2025-07-24 17:15:3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党旗红”引领“麦浪黄” 甘肃秦安“三夏”生产奏响丰收曲​_fororder_1

 丰收的麦田

  盛夏时节,秦安大地仿佛被打翻了金色的颜料盘,广袤的田野上,麦浪层层翻滚,饱满的麦穗沉甸甸地压弯了枝头,处处弥漫着丰收的气息。近日,甘肃省秦安县的“三夏”生产如火如荼,田间地头一派热火朝天。联合收割机在麦海中隆隆作响,往来穿梭,所到之处,小麦被迅速收割、脱粒;农户们则紧跟其后,忙着将丰收的果实归仓,人机默契配合,共同奏响了一曲激昂的麦收乐章。每一滴挥洒在这片土地上的汗水,都饱含着人们对粮食的珍视,对颗粒归仓的执着坚守。​

“党旗红”引领“麦浪黄” 甘肃秦安“三夏”生产奏响丰收曲​_fororder_2

联合收割机正在工作

  2025年,秦安县的夏粮迎来了一个实打实的丰收年。全县31万亩冬小麦陆续成熟,各镇积极响应,纷纷抢抓农时,迅速组织起机械力量与人力投入到紧张的麦收工作中。

  走进云山镇云山村的麦田,大型联合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忙碌作业。镇村干部们也没闲着,他们头顶烈日,深入农田,与农户们并肩作战,一同趁着晴好天气收割成熟小麦。只见收割机在麦田里往来驰骋,一行行麦穗被精准地卷入收割机仓,切割、剥壳、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颗颗饱满的麦粒从收割机出粮口喷涌而出,恰似金色的瀑布,倾泻进一旁等候的运输车辆,那场面,既壮观又令人欣喜。据了解,云山村今年共种植了800亩小麦,全程实现了机械化种植与收割。云山村村委会副主任刘栋栋满脸笑容地说:“今年这麦子长得特别好,从目前的收割情况来看,预计每亩产量能800斤左右,大伙这一年的辛苦总算没白费!”为了确保全镇麦收工作高效、有序推进,云山镇根据各村小麦成熟情况,提前统筹调配社会化服务力量,积极协调收割机械,保障农机供应充足。同时,通过乡村大喇叭、微信群等多种渠道,持续发布天气信息,方便村民及时掌握天气变化,灵活调整收割进度,合理安排晾晒工作,全力以赴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丰收成果。​

“党旗红”引领“麦浪黄” 甘肃秦安“三夏”生产奏响丰收曲​_fororder_3

倾泻的麦粒

  陇城镇略阳村的麦田里,同样是一片繁忙的丰收景象。一台台收割机在滚滚麦浪中穿梭自如,奏响了欢快的丰收旋律。陇城镇党委、政府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化在“三夏”生产中的支撑保障作用,积极协调动员各方力量,一心只为将小麦“丰收在望”的美好愿景切实转化为“丰收到手”的现实。作为陇城镇种植大户之一的秦安县娲煌陇兴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桑存生,望着自家那一片金黄的麦田,难掩内心的喜悦:“我今年种了1000亩小麦,今年这气候适宜,小麦长势良好,颗粒饱满。就现在收割的情况,预计每亩产量能达到600斤左右,比去年还增产了一些呢!”​

“党旗红”引领“麦浪黄” 甘肃秦安“三夏”生产奏响丰收曲​_fororder_4

党员干部和志愿者们慰问农户

  在这场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的“龙口夺食”大战中,秦安县的党员干部与志愿者们积极行动,冲在了最前面。他们带着精心准备的清凉慰问品,深入田间地头,为辛苦劳作的农机手和农户们递上解暑饮品,同时不忘贴心叮嘱大家做好防暑防晒措施。从帮助协调农机调度,到为农户解决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难题,随处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红色身影。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先锋担当,让鲜红的党旗在麦收一线高高飘扬。

“党旗红”引领“麦浪黄” 甘肃秦安“三夏”生产奏响丰收曲​_fororder_7

志愿者们为农户送上解暑用品

  近年来,秦安县坚定不移地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力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层层压紧压实粮食生产任务。通过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不断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田稳产增粮。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方面,秦安县加大投入,稳步推进,为耕地夯实“硬基础”。同时,积极落实政策扶持,加强技术指导,大力推广种植优良品种,普及科技化种植方式,强化机收减损等技术指导工作,切实抓实粮食稳产丰产,有力促进了群众增产增收,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美好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文/图 郑振 董国庆)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