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不仅记得我,还懂我心里念着啥。”近日,当92岁的陈爷爷收到AI生成的“个人军旅记忆相册”时感慨万千,这是湖南省新宁县在抗战胜利80周年和“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开启“智慧+”双拥模式的生动一幕。
近年来,该县将“智慧+”的技术名词变为拥军优属的具象实践,用数字化手段让尊崇服务更精准、军民联系更紧密、传统情谊更深厚。
新宁县人武部看望慰问101岁抗日老兵 供图 新宁县委宣传部
精准滴灌,让关怀落地“有温度”
日前,该县人武部领导来到病房,看望慰问101岁的抗日老战士陈爷爷,老人颤颤巍巍地紧握慰问人员的双手,瞬间湿润了眼眶。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复员军人,新宁县相关工作人员带着便携式智能终端上门,同步上传老人的健康状况与生活需求。
针对分散在外地的新宁籍现役军人,该县融媒体中心制作的“家乡变化VR全景”,让他们通过手机就能“云游”家乡风貌。
数据跑路,让尊崇服务“不打烊”
“没想到退伍这么多年,家乡还能精准记得我的服役信息。”近日,收到定制化慰问短信的退役军人李大哥感慨。
据悉,新宁县搭建的退役军人信息管理平台,整合了服役档案、家庭状况、就业需求等多维数据,为每位优抚对象建立了“数字档案”。节日慰问时,系统自动匹配对象身份发送专属祝福;遇到政策调整,AI客服会根据人员类别推送适配的优待政策,让“人找服务”变成“服务找人”。
不仅如此,该县本地政务APP还开通“拥军服务专区”,军人军属可在线申请优待证、查询安置政策、预约法律援助,平均办理时间较线下缩短60%。这种“数据多跑路,军民少跑腿”的服务模式,让尊崇从节日的仪式感延伸为日常的获得感。
科技搭桥,让军民情谊“不断线”
营区外,地方政府联合企业开发的“军属就业云平台”,已为30余名军属匹配到灵活就业岗位。
这些细节的背后,是“智慧+”对传统拥军模式的升级,不再是“大水漫灌”式的慰问,而是通过数据分析锁定最需要关怀的群体;不止于物资送达,更注重用技术手段打通情感连接。
截至目前,新宁县已探索实现“从短信里的一句问候,到数据中的一份牵挂,再到服务里的一份精准”的“智慧+拥军”新模式,不仅让双拥工作更富时代感,更让军政军民的鱼水情在科技赋能中愈发深厚,为新时代双拥工作写下了温暖注脚。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