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湖南报道(记者 周雨晴 实习生 李豆):中部湖南,科创潮涌。
2022年,湖南实验室体系建设的蓝图在各地铺展,一盘聚焦核心领域突破的创新大棋稳步落子。
三年耕耘,岳麓山实验室,辣椒种质在基因序列中绽放新姿,诠释着“农业为本”的生动内涵;湘江实验室,先进计算与湖湘文化碰撞出火花,凝聚着“智创未来”的智慧巧思;芙蓉实验室的精密仪器下,纳米孔技术破译生命密码,承载着“济世利民”的古老期许。
从岳麓的草木葱茏到湘江的潮涌奔腾,从科创版图的徐徐铺展到芙蓉的医者仁心,在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的进程中,湖南以文化为根、科技为翼,奏响了“敢为人先”的崭新乐曲,书写着“经世致用”的时代新章。
一粒种子,解码神农新篇
岳麓山实验室7号楼,蔬菜品种创制中心的组培室里,一排排辣椒幼苗在智能光照下生长,科研人员正俯身细致观察,记录着每一株的生长细节。
“以前老百姓种辣椒,考虑的是产量;现在,考虑的是怎么种出‘好味道’。”岳麓山实验室蔬菜品种创制中心主任、教授刘峰一语道破产业转型的关键。随着生活水平提升,香味、口感等品质指标成为消费者的新追求。
团队聚焦这一变化,深入研究辣椒的风味特性。经过无数次杂交选育,“樟树港辣椒”“软皮2307”等嫩果尖椒高品质品种应运而生。“种植高品质辣椒也让农户尝到了甜头,以前农户种植普通辣椒每亩地收入只能赚两千到五千元,现在农户种植高品质辣椒每亩地收入可达一二万元。”刘峰介绍。
与人们食用的鲜辣椒不同,另一批“特殊”的工业辣椒在岳麓山实验室经过培育后,在新疆的戈壁滩上扎根。工业辣椒是工业原料食品加工、医药等产业链的工业原料,提取辣椒红素等成分后,可以用于产业发展所需。
“以前我们的工业辣椒产量少,质量良莠不齐,还得从印度进口。”刘峰提及,转机始于一场“北移”战略。
受气候变化和劳动力成本上升影响,岳麓山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将目光投向光热条件优越的新疆、内蒙古。再通过品种改良与全程机械化种植技术融合,从育苗、移栽到采收,种植全程实现机械化操作,不仅降低了成本,还利用当地干燥气候解决了辣椒烘干的难题。
创新火花的碰撞,离不开强大的平台支撑。在岳麓山实验室,团队依托最新生物技术,加速培育适应不同需求的辣椒品种。“我们要让辣椒‘上山下沙漠’。”刘峰团队依托岳麓山实验室的先进设施条件,与实验室多支优势团队跨学科交流,不同领域的智慧在这里深度融合,“这种创新生态,显著提升了效率,将新品种的选育周期缩短了40%。”
种质创新的故事持续在岳麓山实验室发生,目前,该实验室已联合参建单位申报大豆、玉米、棉花等农作物新品种8项,完成年度技术合同成交2200万元,联合申请发明专利近30项。
一行代码,激荡算力新浪
在湘江实验室,产业化部部长李坚飞正介绍新上线的与芒果智媒联合研发的“不芒一点”小程序:“点击选择‘不芒’学长 AI 机器人,输入创业项目,几秒内就能匹配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技术伙伴和培训资源。”
为了让湖南的创新创业政策更立体化呈现,湘江实验室研发团队梳理全省百余项创业政策,构建专业术语库训练AI模型,将晦涩条文转化为“问题-解决方案”式智能推送。
“从创意到上线历时一年,核心是破解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难题。”李坚飞说,通过塑造“不芒”学长等数字人角色与用户互动问答,小程序首期聚焦政策咨询,后续逐步拓展服务领域。目前,这款小程序已深受创业青年与大学生群体青睐,下载量持续攀升。
“文化+科技”产业也在湘江实验室多点开花。与芒果数智联合研发了“VR豕尊虚拟博物馆”“山海映真AI小程序”等产品;与芒果融创等单位联合研发了湘江文创大模型;构建了智慧编剧智能体平台……“科技赋能,文化铸魂。”李坚飞用这句话阐释实验室的“双螺旋”理念。
研发与外联部部长徐雪松介绍,今年,湘江实验室系统布局AI预训练大模型、具身(人形)智能机器人、智能体、类脑智能、生物智能制造、工业数字孪生、文化+科技、低空经济等领域等七大领域,这些探索正呼应湖南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让科技之力化作兴业惠民春风。
科研团队是创新的核心支撑。目前,湘江实验室已组建起一支专兼结合的科研团队,汇聚两院院士、外籍院士及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化改革,先后获批湖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基地、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展望未来,湘江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刘国权表示,他们将进一步凝聚发展合力,聚焦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领域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打通“人才汇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孵化”创新链条,持续打造人工智能与先进计算领域的战略科技力量,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坚实的支撑。
一枚芯片,守护生命新芽
“这可不是普通的芯片,它承载着无数家庭的希望。”芙蓉实验室教授、中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董竹新展示了指甲盖大小的检测芯片,“我们团队研发的基于纳米孔单分子技术的植入前胚胎无创优选技术,最近取得了重要进展,它有望替代传统的侵入性植入前基因检测,为需要生殖辅助技术的家庭带来福音。”
以往,传统的植入前基因检测,不仅费用高昂,动辄就要几万元,还依赖大型笨重的仪器。“现在,芙蓉实验室通过配套的试剂盒进行检测,完全不需要传统的大型仪器,成本能大幅降低。”为了将技术升级,董竹新已潜心研究三年。“等技术成熟并实现纳米孔传感器批量生产后,就像在纳米孔基因测序中呈现的那样,便携式测试装置只需几千元、一次检测的成本仅需几十元,大大减少了医院和患者的经济负担。”
这项技术的背后,是精准医学对民生痛点的回应。“在回顾性研究中找到重要标志物并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以期待在前瞻性胚胎筛选试验中将植入率提升至75%以上。”董竹新介绍。
据悉,该检测为体外无创检测,以胚胎培养过程中的培养基为检测对象,通过对培养基中囊胚分泌的重要生物标志物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合回顾性实践找到差异性,再通过前瞻性实验验证临床前景,可有效评估胚胎着床潜能。
生物样本资源创新平台 供图 芙蓉实验室
这样的医学突破,在芙蓉实验室并非孤例:与华大基因共建的湘雅华大湘惠智慧实验室已正式投入使用;与浏阳市人民政府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建湘赣边区域医学大数据与慢病队列研究基地。
此外,芙蓉实验室强化科技成果转化与“造血”功能,成果显著:体表手术机器人获二类证,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成原型机,基因脸谱 app上线、诊断试剂盒签约,转化估值1.4 亿元;另有4项成果转化超8000万元,多项创新药物和器械获批专利,1.1 类中药创新药 “天苓止眩片” 获批临床试验。
同时还与岳麓山实验室、湘江实验室合作开展医疗大数据等项目研究,与多家生物龙头企业联手,让创新的触角延伸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