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聚变五十年” 坚守与突破
2025-07-30 11:19:38来源:安徽日报编辑:闫宁钰责编:赵滢溪

  能源是人类文明的基石。每一次能源利用水平的飞跃,都是文明史上的里程碑。可控核聚变能够提供近乎无限的清洁能源,被视为理想的能源形式。

  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一直在不懈探寻如何利用聚变能源。近年来,这一长期求索进入加速阶段,聚变能商业化的曙光似乎已经显露,全球科技界、产业界围绕聚变能源的竞合热度持续走高。

  安徽在可控核聚变这一领域入局很早,已坚守50年之久。向上追溯,从1974年的合肥托卡马克6号模拟装置(HT-6),到1990年的“合肥超环”(HT-7),再到2006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在“合肥超环”的基础上,自主设计和建造出世界首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托卡马克装置“东方超环”(EAST),中国磁约束核聚变研究开始进入世界前沿。

  可以说,聚变能源研究50年的布局与坚守,目标坚定,矢志不渝,展现的是基础科研驱动产业创新的一种真正的长期主义。

  也必须看到,聚变能源产业化的“突变”时刻,似乎正在加快到来。

  2021年9月28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东校区USTC1958咖啡馆里举办的“碳中和与能源革命”科学文化沙龙上,有识之士发出“还要再等50年吗”的叩问,饱含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也传递出一种判断:能源产业的边界突破已经近在眼前,必须抢先布局,否则就会在国际竞争中丧失先手。

  经过半个世纪的砥砺奋进,安徽才有实力和底气,将聚变能源作为聚力打造的“三大科创高地”之一。早在2022年9月,在前期论证的基础上,安徽制定《以创新模式加速推进聚变能商业应用战略行动计划(2022—2035年)》,加快推进聚变能商业化进程,并确立“三步走”战略。

  在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EAST)近年屡屡打破世界纪录的同时,眼下,安徽还在加快推进位于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CRAFT)的建设。

  未来,安徽还将加大上游材料和设备领域的产业投资布局力度;稳步推进超导托卡马克商业化项目建设;加快聚变建设过程中阶段性应用场景落地,“沿途下蛋”,对阶段性攻关成果、自主创新成果开展产品验证和开发应用,推动超导、低温、精密制造等共性技术成果就近就地转化。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兴未艾。聚变能源从科学研究到商业应用的道路,正体现出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的规律性特征。以科技创新为“金字招牌”的安徽,在聚变能源领域下出的“先手棋”,完全契合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要求。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安徽已经在过去50年里久久为功,为探索利用聚变能源不懈努力。未来,安徽将在科技与产业前沿持续突破,为迈向“终极能源”展现一个以创新为使命的省份坚定的担当。(梁巍)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