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参观湖州桑基鱼塘系统历史文化馆。 潘冯豪 摄
晨雾氤氲,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的桑基鱼塘如一幅晕染的江南水墨。荻港鱼庄内,“塘泥壅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的生态循环——千年农遗的智慧正在非遗馆负责人的讲解中娓娓道来。“蚕沙掉进鱼塘,鱼儿长得胖胖的,塘泥又变成桑树的肥料——这就是我发现的生态循环。”双林镇庆同小学学生吴辰宇和小伙伴们瞪大眼睛,指着循环示意图兴奋地说。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南浔区教育局携手浙江水利水电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南浔校区管理办公室,以共建“水晶晶·浔思政” 品牌为引领,共同打造“青绿赋能·浙里浔梦”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主题活动。让孩子们在桑基鱼塘读懂生态“小秘密”,成为南浔区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实践课堂的生动一幕。
活动中,不同学段的学生们在古老的生态价值链中,层层解码农业生产和非遗精髓。走进桑基鱼塘历史文化馆与绫绢传承馆,中学生对比《桑基鱼塘农书》与现代技术,在“菖蒲驱虫与智能监测”“天然染料与环保理念”的碰撞中,求解生态“方程式”,理解古今智慧的辩证。在双林古镇,大学生结合余村5G养鱼经验,畅谈“生态+科技+文化”共富新公式,探索“两山”转化的实现路径。“守护生态就是守护绿色财富,传承技艺能让文化变现。”从鱼塘到古镇,从桑叶到绫绢,学子们接力感悟。
“这场跨越学段的实践探索,不仅成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鲜活范本,更清晰勾勒出共富闭环,让流淌千年的生态智慧在青春接力中绽放时代光芒。”南浔区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张淑瑶)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