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深入推进重点领域一体化建设,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蚌埠市依托老工业城市底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推动高质量融入、全方位对接。今年上半年,该市新签约沪苏浙地区亿元以上项目86个、协议总投资119.87亿元。
8月5日上午,在蚌埠高新-宁波前湾产业合作园区建设现场,崭新的8栋厂房以“园中园”的形式矗立在蚌埠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各型工程车辆密集穿梭,一派生机勃勃之景。
随着2021年12月《沪苏浙城市结对合作帮扶皖北城市实施方案》出台,浙江省宁波市与安徽省蚌埠市的“十年之约”正式开启。在两市对接过程中,宁波前湾新区与蚌埠市高新区“一拍即合”:两区在产业定位、运营理念、发展方向的高度一致促成双方主动结对,合作迅速达成。2024年3月,蚌埠高新-宁波前湾产业合作园区开工建设。
蚌埠高新-宁波前湾产业合作园区本着成本共担、效益共享的原则,由双方共同出资建设。宁波前湾新区投资占比70%,主导前期建设及后期运营。项目计划总投资约3.525亿元,目前各单体已完成主体结构验收,预计今年年底具备企业入驻条件。
“我们正忙于梳理招引企业入驻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前湾产业园(蚌埠)有限公司总经理霍晓彬告诉记者,目前园区的厂房建设稳步推进,“争取年底开园即有企业入驻,将园区打造成长三角一体化产业合作示范园。”
“蚌埠市和高新区对园区各类诉求的响应速度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对运营好这个园区很有信心!”霍晓彬对记者说,其自2024年9月份被宁波前湾新区园区运营公司派到蚌埠,负责该园区的建设、招商、运营工作。
当前,位于蚌埠的多个甬蚌合作园区正加速落地。其中,位于固镇县的甬蚌产业合作园区,总投资约18.38亿元,已建成总投资6亿元、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的电子信息产业园。蚌山区与宁波鄞州区合作共建的鄞蚌产业园已成功签约。位于蚌埠经济开发区的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重点围绕MEMS智能传感器研发、制造、封测、集成应用等领域,打造国内一流的传感器产业集聚区,今年新入驻产业项目10个、总投资10.65亿元。
位于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的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磁传感器细分市场占有率第一,已实现销售收入连续三年翻番。希磁科技原本是一家宁波企业,甬蚌合作之初,在双方走访对接中,该企业发现蚌埠传感器产业基础好、配套全、科研力量强,当即决定到蚌埠发展。“我们后期还会在蚌埠投建一条磁传感器核心零部件生产线。”公司董事长王建国告诉记者。
结对合作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蚌埠高新-宁波前湾产业合作园区、甬蚌产业合作园区、鄞蚌产业园、宁波蚌埠微电子产业园等4个合作园区在蚌埠成功落地。
“这些合作园区的落地,将为蚌埠这座老工业基地焕新再出发充分赋能。”蚌埠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合作园区不仅有力吸引长三角地区的产业转移,更为该市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提供难得的机遇。(文 强飞)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