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浙江主题展开幕侧记
8月11日,群众正在参观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浙江主题展。 (浙江日报记者 胡元勇 魏志阳 实习生 陈阷陑 陈哲宇 摄)
8月11日上午,安吉余村。青山环绕,荷花盛放。
在余村文化礼堂,生态兴则文明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浙江主题展正式开幕。
“习近平同志就是在这幢楼的二楼老村委会议室,提出这一理念的……”讲解员向首批参展者介绍。展览布置在习近平同志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会址所在地,展墙面积约1000平方米,共展出图片、实物、多媒体等200余项。
“当今世界最有哲理和诗意的生态环境名言。”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这样描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时至今日,这一体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理念已为全国广大干部群众乃至中小学生所理解和悟透,同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赏和高度认可。”
同一理念、同一地点,跨越20年时代变迁,历久弥新。
跟随讲解员的指引,三个篇章在我们面前一一铺展。
思想之光,阐述理念的诞生背景和发展脉络。精彩蝶变,展现20年来理念引领浙江在环境质量改善、经济绿色转型、美丽乡村建设、生态价值转化、生态文化弘扬等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成效。谱写新篇,展示浙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省的规划愿景。
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细节故事,回溯着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留下的足迹、在各地传播的绿色理念。
“当听说村里的农创客‘葡萄一串最高卖出268元’时,总书记高兴地说,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就会回馈你。”听到习近平总书记再访余村的细节,大家会心一笑——绿水青山有了实在价值,群众最先有感知。
在浙江各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催生了各不相同却同样精彩的美丽蝶变。
习近平总书记曾嘱咐湖州,要照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条路走下去。如今,湖州的村咖民宿、数字游民等新业态蓬勃发展,“两山合作社”释放红利,撬动社会投资近200亿元、村集体增收1.6亿元。
“路子选对了,就要坚持走下去!”湖州市委书记陈浩说。
在习近平同志“发展应该是与人协调、与环境和谐的发展”的指引下,新昌以科技创新为内核、绿色智造为主导,加快转型发展,已培育15家本土上市企业,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达91.2%。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成为新昌营商环境金字招牌。”新昌县委书记黄旭荣总结。
在全省域,山海协作机制正在平衡保护与发展。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杜旭亮介绍,全省打造首轮共77个山海协作三类“飞地”,“产业飞地”累计引进项目超160个,已向山区县返还收益近3亿元。
行至展览二层,更多实物展品,反映着个人生活与国际社会的同频共振。
曾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的台州“蓝色循环”案例,在现场展出了海洋塑料废弃物回收再生的办公用品、木塑地板;曾入选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相关报告的安吉“以竹代塑”案例,展示着竹编的保温杯、手提包。
它们代表着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而这种改变,从我们的衣食住行开始,随着产业链供应链和消费文化的延伸,牵动着全国乃至全球的变革。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说:“浙江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地,其过去20年在协同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也给其他地方乃至全球提供了许多最佳实践。”
两枚埃及硬币,吸引参展者围观。
上面依稀可见光伏项目的场景——这是正泰参与承建的撒哈拉沙漠东部的光伏项目,每年可为约8万户居民提供生活用电,碳减排15.6万吨,相当于在撒哈拉沙漠里种下35万棵树。
“浙江很多企业在绿色产业发展中做得很好,带来了很大的商机。”克莱恩斯欧洲环保协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龙迪期待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经验继续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贡献中国方案。
展厅内外,透过余村这一窗口,我们看到了生态优势区未来的景象。
“习书记在余村提到的‘逆城市化’,真的变成了现实。”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说,有了绿水青山“打底”,村里发起“余村全球合伙人”计划,建起青年人才社区,外国留学生和大城市白领都来了,已落地新经济与合伙人项目60个,全年营收超5亿元。
“我们将切实肩负起助推‘经济大省挑大梁’和‘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的双重使命,不断创新生态环保参与宏观经济治理的方式、手段,加快建设更高水平生态省、推进美丽中国省域先行。”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敏说。
在交流、热议与收获中,浙江主题展开幕与参观步入尾声。
展览一处艺术装置,意味深长:一支带着绿色笔触的巨型毛笔,在浙江地图上画出了金线——“守绿添金”“点绿成金”“借绿生金”,墙上的三个词寓示着三条生态价值转化的路径。
保护与发展协同共生,这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具象写照。(浙江日报记者 胡静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