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湖南城步县以山歌为媒 唱响文旅融合新声
2025-08-12 17:45:1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媛责编:尹红燕

  山歌,是凝聚人心的文化纽带,也是推动地方文旅融合的重要载体。

  7月30日至8月2日,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在湖南邵阳城步苗族自治县举行,涵盖非遗美食、民俗体验、全民大联欢、健康跑等多种活动。

  围绕“山歌”主题打造文化大餐,城步以节会为媒介,实现文化传承创新和文旅产业振兴,蹚出一条“以歌润心、以文兴县”的新路子。

  动人山歌唱古今 文化城步最有“韵

  自古,长安营镇的苗侗先民便以山歌传情达意、赞美生活,唱山歌成为城步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如今,这曲调不仅未随时间褪色,反倒愈发嘹亮 ——2024年央视龙年春晚,苗语版《苗岭飞歌》惊艳亮相,让城步山歌从苗乡飞向全国。

  从春晚舞台到民族节庆,城步儿女处处留“声”。

  农历六月六,是城步最隆重的节日。每到这一天,当地百姓身着节日盛装,尽情“摇”歌。今年六月六,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在城步唱响,吸引四方游客循歌而至,开启“乐在旅途、醉在其中”的夏日之旅。

  开幕式上,原生态《又唱过山飘》蕴含古老韵味,非遗《与傩共舞》展现神秘人文,经典对唱《山歌好比春江水》唤起观众共鸣,《山歌唱给世界听》架起国际桥梁,《苗岭新声代》唱响未来,《城步步步美》舞动城步风华。

邵阳城步以山歌为媒 唱响文旅融合新声_fororder_1

第27届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 供图 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整场演出以山歌为媒,熔铸原生腔调、多元文化与非遗精粹,打造了一场全民参与的山歌盛宴。

  无论是民族风情街、丹口桃林村,还是火“出圈”的南山,都成为山歌节闪亮的舞台。“歌”与“城”相映成趣,诗意与远方在此交融。

  以文化人,凝结心灵;以艺通心,沟通世界。山歌节,让世界看见城步,让城步拥抱世界,也成了城步“生态立县、产业兴县、人才强县、开放活县”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除山歌节外,城步还依托春节、端午节等传统佳节以及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精心举办非遗项目展演、展示和比赛活动。

  文化基因深植于城步的血脉之中,在节庆的舞台上焕发着持久的生命力。

  激活文旅新业态 文化城步最可“感”

  “山歌节”搭台,文旅唱戏,城步在歌声里兴业。

  当人潮涌进城步,文化的厚重感扑面而来。城步吊龙(舞)、城步油茶习俗、苗族杨家将传说、六月六山歌节、苗绣、木叶吹歌、庆鼓堂……细数起来,城步坐拥18个国家、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非遗文化,成为城步的鲜明“辨识度”。

  近年来,在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等特色节会的带动下,城步深挖非遗“富矿”,通过“非遗+旅游”“非遗+电商”等模式,推动非遗文化与多产业融合。

  苗绣非遗传承人伍前金积极培训农村留守妇女,大力发展苗绣产业,集专业苗绣设计、制作、销售融为一体,将少数民族文化与市场运作巧妙结合,形成苗绣文化“研究+培训+产品开发销售+民俗文化旅游”的一条龙生态模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同时,城步依托南山、两江峡谷、金童山等重点生态资源,把唱山歌、喝油茶、“庆鼓堂”等传统习俗融入“游”的场景,让特色文旅小镇不断涌现。

  文旅供给跟着市场需求转,城步的“嗅觉”越来越灵敏。

  当地紧跟“红色旅游”、研学游兴起的市场特点,用好南山草原等红色资源,投资400余万元对老山界、高山红哨升级改造,将人们耳熟能详的《一条棉裤》《一张借条》《一盏马灯》等红军故事编集成册,编入山歌。

  去年,中国首个水上苗乡数字幻游项目《巫水河边月正圆》在城步诞生。此项目以巫江2.6公里河道为舞台,将3D投影、水幕秀、沉浸式剧场等科技手段与苗族文化深度融合,彰显城步的民俗文化之美、生态锦绣之美、英雄根脉之美。

邵阳城步以山歌为媒 唱响文旅融合新声_fororder_2

全国首个水上苗乡数字幻游项目一一巫江夜游景区 供图 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如今的城步,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逐渐成熟。借力六月六山歌节的带动,城步便有了更强的市场“磁力”,“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百强县”“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等招牌越擦越亮。

  今年“五一”假期,城步接待游客超过54万人次,旅游收入突破4亿元。今年1至6月,城步累计接待游客336.93万人次,同比增长6.8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4.7亿元,同比增长8.4%。(文 阳望春 化定兴 周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