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再生稻开镰收割 湖南衡阳县奏响田间丰收曲
2025-08-12 17:59:4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媛责编:尹红燕

  眼下,湖南省衡阳县各地再生稻陆续成熟,农户们抢抓农时收割头季,确保颗粒归仓,不误第二季收成。

再生稻开镰收割 湖南衡阳县奏响田间丰收曲_fororder_图片1

农机在田间收割再生稻 摄影 丁源

  在衡阳县栏垅乡均龙村的稻田里,种粮大户张俊益正组织多台收割机抢收再生稻。机器穿梭田间,“轰隆隆”的作业声中,饱满稻穗被快速卷入机身,切割、脱粒、粉碎稻秆一气呵成。随后,装满稻谷的收割机驶向田埂,金灿灿的稻粒倾泻而入等候的运输车辆中。

  张俊益介绍,他的60多亩再生稻两天就能收割完,收割后要马上放水施肥,投入到二季的准备工作中。

  再生稻是“利用稻茬续发新苗、再次结实”的高效种植模式,头季收割后,稻桩休眠芽在水、肥适宜条件下重新生长,经抽穗、灌浆再次成熟,实现“一种双收”,大幅提升土地产出效益。

  去年,张俊益在农技专家指导下种了60多亩“玮两优8612”再生稻,两季亩产超2000斤,实实在在的效益让他今年继续投入。他算了笔账:再生稻第二季亩产有七百多斤,投入成本不高,30斤尿素约30元,防虫约四五十元,加上收割费200多元一亩,每亩纯收入能有500多元,而且不用再犁田、插秧,省了不少事。

  衡阳县地处衡邵干旱走廊,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部分地区种一季稻水源有余,种双季稻则不足。而再生稻省水、省工、免二次耕种,成为当地最优选择。

  近年来,衡阳县紧盯粮食生产,因地制宜推广再生稻,种植面积从2016年数千亩增至今年的8.5万亩以上,两季亩产预计超1000公斤,稳步增长的种植面积和产量,让再生稻成为了当地推动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有力抓手。

再生稻开镰收割 湖南衡阳县奏响田间丰收曲_fororder_图片3

农机收割再生稻 摄影 丁源

  衡阳县栏垅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王建秋表示,当地群众对再生稻种植的态度已从最初的引导参与转变为如今的自发投入,核心就在于看得见的收益。去年,全省“稻再油”千亩示范片在栏垅乡落地见效,再生稻头季测产670公斤,再生季310公斤,两季合计980公斤,加上油菜亩产100公斤,综合效益显著,这让越来越多农民主动加入种植行列。(文 邹健 姚康)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