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落于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的凌家滩遗址博物馆。(资料图片)记者 徐旻昊 摄
8月19日,记者从第三届长江文化论坛(安徽)了解到,近年来,安徽省认真落实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部署要求,扎实推动安徽段建设,在凝聚共识、项目建设、保护优先、文旅融合、讲好故事等方面收获成果。
近年来,安徽省扎实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编制出台《安徽长江文化旅游发展带发展规划》,加快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建设保护规划》编制工作,科学设定“管控保护、主题展示、文旅融合、传统利用”四类主体功能区,有序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五大工程建设。
项目为王,清单化协调推进。安徽省建立并定期更新重点项目库,目前在库项目506个。同时,省有关部门审核通过66个专项债项目,累计发行专项债10.37亿元,用于支持长江安徽段文化遗产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建设。其中,马鞍山市凌家滩遗址博物馆建成开放,其考古成果和历史价值得到系统性展示;芜湖市投入105亿元打造“老船厂1900”,老厂房化身美学馆,旧码头跃升艺术策展中心;铜陵市利用老旧住房遗址改造成“铜官山1978文创园”,让废弃矿区变身“科学课堂”;池州市推进华龙洞遗址公园建设,提炼“华龙洞人”重大文化标识;安庆市大观亭历史文化街区修缮45处古建、10余条街巷。此外,合肥市矾花源文旅综合体、宣城市仁里村传统村落示范建设,滁州市明文化旅游区保护展示综合提升,黄山市歙县徽州古城片区保护提升等项目正在有力推进建设中。这些重点标识项目的建设,让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成了可触摸的风景,让长江文化变得可见、可感、可亲。
保护优先,系统化持续推进。凌家滩遗址、中国明清城墙、万里茶道安徽段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薛家岗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批立项,认定为第二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推出“觉醒年代 革命启航”等十佳革命文物主题游径;印发《安徽省传统村落保护传承利用条例》,编制《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保护管理规划》;推动歙县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集中连片保护利用项目完成276幢修缮;创作推出《长江文化读本》《文化中国·诗文里的长江》等读物;编制《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2026—2035)》,设立池州傩文化生态保护区,申报创建国家级戏曲文化(安庆)、宣州文房文化生态保护区,完成黄梅戏《延年与乔年》《好一朵茉莉花》剧目创排首演。
文旅融合,品牌化深入推进。安徽省大力实施“百景提升”行动,新评定5家4A级旅游景区,马鞍山长江不夜城获评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推荐齐云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等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认定88家“皖美”金牌民宿,制作《皖美乡约》《皖美乡味》等系列宣传片,举办“游购乡村”文旅消费迎春过大年活动。策划“520”安徽文旅惠民消费季,举办安徽研学旅游大会和安徽省研学旅游课程设计大赛,推出“赓续红色精神 探寻千年徽州”等58条精品线路,不断提升“研学安徽”品牌美誉度、影响力。
讲好故事,精准化传播声量。安徽省通过策划“国家文化公园系列网络主题传播”“人民有约 长江有信”“中外青年大江唱‘皖’”“皖潮涌动——见证安徽高质量发展”等主题宣传,全面展示长江安徽段的良好发展态势和品牌新形象。完成电视纪录片《桐城派》外景拍摄,电视剧《家业》顺利杀青。推出《弘扬长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的底层逻辑和实践路径》《深刻把握长江文化的时代意蕴》等重点文章和报道。依托安徽文旅营销传播矩阵,宣传长江文化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发布全域旅游精品线路,举办“欢欢喜喜过大年”“春游江淮 千姿百态”等活动,赴日韩等境外地区开展文旅推介,制作播放《文旅融合 千姿百态》系列电视节目。
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邵海卫介绍,下一步,将围绕建好用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总目标,认真梳理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系统性研究,强化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和阐释长江安徽段文化丰富内涵,创作一批彰显时代价值的文艺作品,推动文艺创作和文化产业提质增效;聚焦一批标识性项目打造,加快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建设,深入推动文旅融合,讲好安徽段故事,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安徽段)打造成为新时代展示安徽形象、展现安徽文化、彰显文化自信的亮丽名片。(记者 贾克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