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菠林喇叭代表性传承人周本鸣: 传承百年 唢呐声远(传承)
近日,在安徽阜阳举办的全国民营文艺表演团体交流展示活动上,周本鸣领衔演奏一曲民族器乐《东风起》,引得满堂喝彩。舞台中央,周本鸣手持唢呐,其他成员或吹唢呐或吹笙,音调时而高耸入云,时而低沉入谷,描绘了中华大地在东风的吹拂下,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
唢呐是一种民间乐器,更有着“乐器之王”的美誉,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一带,为当地群众喜闻乐见。遇有婚丧嫁娶、祭祀先祖等重要场合,少不了唢呐的影子。其中,灵璧县菠林村的民间乐班“周家班”更是传承百年、名声在外。
周本鸣正是“周家班”的第五代班主,也是“菠林喇叭”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周本鸣的父亲周正玉,是当地有名的“唢呐王”。从小在唢呐声中长大的周本鸣,深深被这门技艺所吸引。7岁时,他就和哥哥一起跟着父亲学习唢呐吹奏技艺。多年的苦练,让周本鸣不仅会吹唢呐,对笙、海笛等乐器演奏也十分娴熟。长大后,他曾从事其他行业,但内心深处的热爱,最终让他重回“周家班”,决心将唢呐艺术发扬光大。
近年来,周本鸣通过重整“周家班”,不仅丰富了曲目,还加大传承培养力度,编写了《菠林喇叭周家班传承要义》。如今,历经7代传承,灵璧当地仅周姓族人中就有上百人会吹奏乐器,外姓徒众更是达到上千人的规模。此外,“周家班”还推动“非遗进校园”,相继走进清华大学、中央音乐学院等,培养了一大批吹打乐爱好者。
每逢演出时,舞台中央会放一张桌子,上面摆放着各种打击乐器。七八个演奏者在周本鸣的带领下,对一些经典曲目逐一合奏,过程中还要分别切换箫、笛、笙、唢呐、鼓等乐器,以达到演出效果。
周本鸣告诉记者:“曲目都是从上百首传统曲目中提炼出来的,包含《百鸟朝凤》《雁落沙滩》《梵字调》等门面大曲,还推出了《周家班》《江湖》《高山流水》等一系列兼具传统文化和现代元素的作品。”
周本鸣还组建了一支小型国际巡演团队,传播和推广民族器乐。自2017年赴欧洲演出起,至今已在国外演出200多场。2025年春节,他们在美国演出20多场。“我们将曲目分成过去、现在和未来3种形态。过去是传统剧目,让观众感受到敬畏和美好,而现在则关注当下流行的音乐生态,如用吹打乐演奏歌曲《孤勇者》,引发年轻人共鸣。未来则是专注于原创,例如《东风起》就开创了一种叫‘渐进式多器乐主奏’的模式,给观众全新的体验。”周本鸣说。
2014年,唢呐艺术(灵璧菠林喇叭)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这也让周本鸣备受鼓舞。“唢呐艺术是我们民族自己的音乐,保留了原生态的表演形式。而每次表演结束,海内外观众的掌声,也传递出对唢呐艺术的认可和欢迎。”周本鸣坦言。(记者 韩俊杰)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