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安徽             长三角一体化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在合肥举办
2025-08-25 10:36:44来源:安徽日报编辑:闫宁钰责编:赵滢溪

  8月23日至24日,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人形机器人专项赛全国决赛在合肥举办。作为全国首个全尺寸人形机器人赛事,这场汇聚了全国100多所高校、200多支队伍、320多台机器人的巅峰对决,不仅是技术竞技的舞台,更以“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产”为核心逻辑,为合肥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注入全链条创新活力。

  以赛促学,靶向培育产业“急需人才”。眼下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迅猛,但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实际需求仍有差距,不少学生懂理论却缺实战经验。本次大赛瞄准这一问题,把赛题和真实场景绑定,引导学生跳出“只在实验室搞研究”的思维,转向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这次比赛,我对机器人的软硬件有了更立体、更深入的认知。”清华大学参赛队员李炯烨说,尝试真实任务后才发现,仿真模型和真机操作差别很大,以前只盯着参数,现在更明白技术要能落地才有用。为了让学生更贴近产业实际,国先中心(合肥)比赛前搭建智能机器人场景训练平台,联合组委会提供专业辅导,并组织参赛团队开展“企业一日行”,走访零次方、柔性科天等企业,让学生实地了解企业的技术诉求、生产流程和人才标准,逐步成长为符合行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以赛促研,破解技术转化“关键堵点”。人形机器人不少核心技术常陷于“实验室里好用、实际场景无用”的困境,本次赛事则以实战为“试金石”,推动技术从理论走向应用。

  比赛现场,五大创新赛项覆盖Kuavo、Roban、Aelos大中小三类双足机器人尺寸,同时,将具身智能、开源鸿蒙等前沿技术嵌入具体任务。无论是在模拟工厂中跨越碎石路的动态避障,还是在家庭场景中的NFC识别与智能配送,参赛团队都在真实场景中检验技术稳定性与适配性。比赛同期举办的主论坛与分论坛,更成了技术攻关的“思想加油站”,院士专家、行业领袖齐聚一堂,助力加速破解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以赛促产,构建协同发展“生态闭环”。合肥能承办此次高规格赛事,缘于其坚实的产业底气。目前,合肥已集聚170余家机器人产业链企业,构建起以科大讯飞(“大脑”)、中科深谷(“小脑”)、零次方(整机)为代表的“大脑—小脑—核心部组件—本体”完整生态,为赛事成果落地提供了肥沃土壤。

  “赛事不是终点,而是成果转化的起点。”国先中心(合肥)机器人事业部负责人孙丹丹介绍,赛后将紧盯优胜团队,与技术强、有落地潜力的团队持续对接,帮助其通过天使投、种子投以及科大硅谷等孵化平台快速落地,加速实现人形机器人从“赛场”到“市场”的跨越。

  从精准培育人才,到推动技术落地,再到完善产业生态,合肥正通过赛事激发创新活力、选拔优秀人才,同时依托扎实的公共服务平台、开放的应用场景以及有力的政策支持,打造从“技术突破”到“产品落地”再到“产业集聚”的完整闭环生态。(记者 刘静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