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签约超3800亿 朋友圈持续扩大 十年同行 中蒙博览会再启新程
2025-08-25 09:25:28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十年架桥,四届深耕,就在今天,呼和浩特迎来一场国际经贸盛会——第五届中国—蒙古国博览会(以下简称第五届中蒙博览会)。这场以 “深化互利合作 推进合作共赢” 为主题的国际性展会,恰逢中蒙博览会创办10周年与中蒙建交76周年的历史性节点。

  中国是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两国不仅是一衣带水的好邻邦,更是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好伙伴。习近平主席2014年访问蒙古国时,中蒙双方签署联合宣言,正式提出共同举办中蒙博览会。作为国家级、国际性综合博览会,自2015年以来,中蒙博览会已经在内蒙古成功举办了四届。

  首届启航,搭建合作新桥梁(2015年)

  2015年10月23日至27日,以“同行草原・丝绸之路,联结合作发展走廊”为主题的首届中蒙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开幕。博览会规模宏大,集中开展了四大类32项具体活动,吸引了超过1万名国内外嘉宾亲临现场。

  此届博览会经贸成果丰硕,投资贸易洽谈成绩斐然,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合作协议等166项,协议项目投资额高达1485.9亿元,会议论坛也取得多维度重要成果,签署合作协议或备忘录39份;展会现场交易额及意向协议达到6亿元。

  博览会文化交流精彩无数,国际蒙古舞大赛、中蒙文化交流活动周开幕式晚会、中蒙摄影油画作品展、国际蒙古服装服饰设计展示、中蒙歌会、中蒙青少年足球邀请赛等6项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极大地拉近了两国人民的距离,增进了彼此的文化认同与情感交流。

  拓展朋友圈,深化区域合作(2017年)

  2017年9月26日至30日,以“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面向全球合作共赢”为主题的第二届中蒙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开幕 ,期间举办了6项投资贸易洽谈活动和8项会议论坛。

  此届中蒙博览会投资贸易洽谈共签署合作协议、意向等47项,投资额达到881.43亿元和179.9亿蒙图。值得一提的是,此届中蒙博览会的朋友圈进一步扩大,新增了东盟美洲展厅,吸引了巴西、阿根廷、智利等20多个国家的加入,使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和人民。

  本届中蒙博览会上,中蒙俄油画展、摄影展、书法展、马产业展、蒙医药展、旅游商品展和教育科技展等具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展览深受人们欢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地域环境和不同风土人情也让众多参会者感受到了各国独具特色的魅力。

  聚焦多领域,提升合作能级(2019年)

  2019年9月6日至10日,第三届中蒙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与乌兰察布市举办,主题为 “建设中蒙俄经济走廊,推进东北亚区域合作”。此次博览会涵盖投资贸易洽谈、会议论坛、文化交流和展览展示四大板块多项活动,规模进一步扩大,展览面积达到11.4万平方米,是上届的2倍。

  投资贸易洽谈活动共签署合作协议60项,投资额421.89亿元,达成意向63项,协议额599亿元;展会现场交易额约0.8亿元,展会意向协议额6.9亿元。国内外嘉宾和广大市民到场参观采购约50万人次。

  此届中蒙博览会首次尝试多城联动、共同办会,充分整合了乌兰察布市、呼和浩特市、通辽市的重要功能设施资源,不仅展示了内蒙古的经贸合作成果,还为区域协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

  创新格局,共享发展机遇(2023年)

  2023年9月6日至10日,第四届中蒙博览会在呼和浩特市举办,本届以“共建开放新格局,共享发展新机遇”为主题,博览会设置开幕式、经贸洽谈会、会议论坛、展览展示和人文交流五大板块,主展面积达9.2万平方米,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3000余家企业参展,覆盖国内27个省级行政区及3个主宾省。主展面积、参展企业和参展国家数量均实现新突破。

  在国家向北开放经贸洽谈会上,中蒙企业共签约138个项目,项目签约额达3343亿元,涉及新材料、化工、装备制造、能源、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等多个重要领域,为两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此届中蒙博览会人文交流继续升级,如中蒙俄三国“万里茶道”国际旅游推介会等,推动中蒙人文交流持续升温。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的600多名专业演员参与演出,以精彩的文艺表演展现了三国的文化魅力,促进了跨国城市间的人文交流与合作。

  四届盛会,每一次都是宾主尽欢、成果丰硕。作为蒙两国经贸领域的重要合作交流平台,经过多年培育,中蒙博览会的规模、覆盖范围、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为推动中蒙经贸合作搭建了平台,在促进地区经贸往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0年间,中蒙博览会见证了3800多亿签约金额的诞生,见证了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8000家企业深度参与。

  如今,站在新的起点上,第五届中蒙博览会在展览展示上将实现“国际化、专业化、数字化、品质化”四大突破——

  国际化的“朋友圈”,丈量开放的广度。近6000名国内外嘉宾、1500余家企业齐聚,既有深耕多年的铁杆老友,也有慕名而来的新伙伴。这组数据背后,是中蒙博览会十年积淀的国际吸引力。从最初的双边交流平台,到如今辐射全球的合作枢纽,博览会的“国际范”越来越浓,恰如内蒙古不断扩容的外贸“成绩单”,陆路口岸货运量突破1.2亿吨,外贸进出口总额跨越2000亿元大关。当不同肤色的客商在展厅里交换名片,当草原牧场的牛羊肉与沿海地区的电子设备在展台上相遇,开放已不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资源流动、商机共享。

  专业化的“产业链”,挖掘合作的深度。摒弃“大而全”的粗放模式,本届博览会以“产业为主、专题突破”精准发力。新能源馆里,中蒙电力跨境输送技术的展示,勾勒出两国能源互联互通的清晰路径;现代煤化工展区,30余项行业领先成果的集中亮相,彰显着沿产业链布局的协同智慧。更令人期待的是,宁德时代、隆基绿能等20余家全球500强企业的登场,将通过“跨境产业链图谱”,让观众直观触摸“一带一路”节点的聚合效应。这种“专业对专业”的精准对接,打破了传统展会的“走马观花”,让合作从意向签约走向项目落地,从产品交易迈向技术共研,为区域产业升级注入持久动力。

  数字化的“新场景”,拓展交流的维度。当VR技术让观众“穿越”到中蒙边境风电基地,当“东数西算”解决方案与蒙古国新能源数据中心规划同台亮相,博览会不再受限于物理空间。绿色算力与人工智能展区的设置,100余家大型采购商的对接洽谈,展现的是数字时代的合作新逻辑,不仅要面对面握手,更要屏对屏互联。内蒙古作为“东数西算”国家战略的重要节点,正以数字化为笔,在草原与戈壁间绘制算力动线,而博览会恰是这一蓝图的最佳展示窗口,让世界看见,这里不仅有广袤的牧场,更有奔腾的数据流;不仅有传统的口岸,更有开放的数字生态。

  品质化的“服务包”,传递合作的温度。从参展商的“全流程无忧服务”到专业观众的“一对一商务匹配”,从非遗展演到美食品鉴,细节处的用心让博览会既有国际范儿,又有人情味。这种温度,藏在报关清关全程代办的便捷里,藏在根据采购需求精准对接的高效里,更藏在普通民众与异国文化零距离接触的惊喜里。(记者 高慧)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