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以下简称“兰州石化”)构建“一人一班一网”模式,使“不违章”成为班组全员的岗位自觉,使“零违章”成为作业的常态,将安全防线从“平面防御”升级为“多维防护”。
“今天进行反应再生系统C104/B外取管束吊装和增压风分布管更换,监护人要盯住现场,避免交叉作业。”近日,在兰州石化300万吨/年重催装置窗口检修现场,炼油二部三级工程师马爱文叮嘱道。随后,他赶往作业区域,确认他所负责的安全网格区域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这是兰州石化以“一人一班一网”模式加强安全管理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兰州石化不断深化和创新安全管理模式,抓点强面织网层层递进,逐步构建起一套覆盖“个体—班组—全员”的立体安全网络,将安全防线从“平面防御”升级为“多维防护”,使安全管理直达“神经末梢”,为企业筑牢可持续发展的安全根基。
605名金牌监护人 安全“哨兵”把牢首道防线
监护是主动识别风险,也是安全管理的第一道关口。
兰州石化强化作业安全前端管控,在规范设立动火、受限空间等8大特殊作业监护人的基础上,完善作业监护制度,相继评选出605名安全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金牌监护人”。他们肩负着识别现场风险、处理异常情况、确认作业票证的职责,为守护企业安全注入新动力。
后续生产过程中,兰州石化以提高监护人的专业能力为目标,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对作业区长、监管人员、监护人员“三类人员”进行再培训,不断提升他们精准识别复杂作业环境中的潜在风险的能力,做到人员持证上岗。
这些行走在一线的安全“哨兵”,成为兰州石化把牢安全的首道防线。
2025年窗口检修中,炼油三部“金牌监护人”周治宇的习惯已悄然改变:提前对接任务,下班前查看次日作业点,回家路上在脑海中预演流程,每一步都是他的安全必修课。
有了“金牌监护人”的严格把关,效果立竿见影:作业现场违章率大幅下降,检修项目进度可控,为企业增产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重要的是,以“金牌监护人”为示范,兰州石化持续引导全员牢固树立“风险无处不在、成绩每天归零”理念,释放出“安全履职、人人有责”的强烈信号。
兰州石化员工现场确认承包商作业清单
奖励690余万元 有奖有罚激发安全管理热情
“每2小时进行一次气体分析,进入槽内人员配备四合一过滤式防毒面具,人孔处设双人监护,专人值守送风机,形成全方位安全防护网,加5分。”兰州石化橡胶部在5月份召开的“无违章班组”创建推进会上,为单体区域化丙班的检修安全行为点赞。
会后,班长袁世平高兴之余也深有感触:“现在安全管理越来越严,‘三违’现象明显减少了,大家参与安全管理的热情更高了。”
这背后是兰州石化安全管理逻辑的深刻转变——从“我能安全”到“我要安全”。
以前,“反三违”和“扣钱”紧密相连。兰州石化转变思路,有罚更要有奖:出台《“无违章班组”创建管理办法》,明确违章认定标准,并设立员工认可的激励机制和季度督导机制,对主动发现隐患、制止违章的班组给予真金白银的奖励。
在此基础上,兰州石化制定细化到岗位的“安全行为负面清单”和“合规操作指引”,让每个班组、每位员工清楚什么是违章、如何算是合规,避免凭感觉判断、靠经验做事,使“不违章”成为班组全员的岗位自觉,使“零违章”成为作业的常态。
机制之下,活力迸发。各个班组为争创“无违章班组”,常态化组织学习“安全行为负面清单”,并开展检修作业安全风险提示,对发现的违章行为进行及时制止和整改,切实履行好每个人的安全监管职责。
兰州石化共有718个班组,目前已评选出332个“无违章班组”、6家优秀组织单位、51名先进个人,累计发放奖励690余万元。同时,安全绩效计分加分制度与年度考核紧密挂钩,班组成员争创无违章班组的积极性高涨,无违章班组正成为兰州石化一张闪亮的名片。
兰州石化班组员工在装置巡检
32个分区分片网格 “协同作战”安全监管一体化
作为国家“一五”期间的老企业,兰州石化产品种类繁多,涉及多类重点监管危化品和危险工艺,装置之杂、设备之繁、员工之多,使安全监管难度超乎想象。
“如何厘清责任、分清界限,明确各级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和监管职责,是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点和难点。”兰州石化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部长樊亚军说。既管结果也管过程,既管局部也管系统,兰州石化创新提出“专业+网格化”的监管思路。专业化,即由安全环保业务专业负责人组成一支公司级监管队伍,从生产、技术、设备全局入手,加强横向沟通协作,保证安全监管专业系统。网格化,即将安全环保系统分区、分片建立32个网格,由专业监管人员担任网格区长,深入区域加强细节化安全服务与指导,形成监管纵向合力,保证安全监管全面精准。
专业管理与网格监管深度融合,让每一个环节都处于严格监管之下,提升了安全生产管理的管控力度和精细度。
质量健康安全环保部主管常浩是炼油二部二套硫黄回收装置区长。他制定出详细的网格化专项检查表,每周对网格区域进行3次监督检查,并运用科学评估方法,对识别出的风险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防控措施,使安全监督更加规范化、专业化。
网格化专项检查表已成为基层重要的自查工具,助力安全监管更有效。2025年5月,汽油加氢装置化工一班就按照网格化责任表要求,对区域动静密封点开展VOCs自查工作,发现V118罐浮筒液面计漏点后及时启动“一分钟”应急响应程序,有效避免险情,并获得了兰州石化颁发的嘉奖令和奖金。
如今,兰州石化各级、各专业人员打破部门壁垒,在“格”中各司其职,在“网”间协同作战,构建起“风险共防、责任共担”的立体安全防护网,扫除安全管理“盲区死角”。(文/图 徐雪萍 李茜 孙昀)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