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原创   |   文旅   |   视界   |   直观中国   |   城市远洋   |   热点专题   |   老外在湖南   
湖南邵东“5122”人才工程构筑青年人才引力场
2025-09-15 14:42:1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李媛责编:尹红燕

  “邵东,永远向你们敞开怀抱;我们,也永远是你们最坚实的后盾!衷心希望你们把心留在邵东、把根扎进邵东,在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上乘风破浪、追逐梦想!”9月12日,在湖南省邵东市2025年新引进人才见面会上,邵东市委书记李国军与来自海内外的35名引进人才,共话未来,开启双向奔赴。

  2025年,邵东市全面实施“5122”高素质青年人才储备工程(以下简称“5122”人才工程):从2025年开始,争取用5年时间,通过人才引进、公务员招录、精准培育等方式,引育约500名高素质专业化人才,为邵东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倾心引才  汇聚天下英才

  “感谢祖国的培养,求学路上获得国家公派留学资格,因此我一直有一份学成归来、报效祖国的情怀,再加上邵东人才政策非常吸引我。”韩国岭南大学毕业的博士研究生曾杰是邵东市首次全职引进的高层次海外留学人才。

  当天的见面会上,多名引进人才代表进行了发言。他们的故事,就是人才在邵东扎根成长的最好故事。

  邵东籍的李旭敏是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博士,今年被全职引进到邵东市人民医院工作。他表示:“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家乡,不仅因为这里是我的家乡,更因为邵东市委、市政府高瞻远瞩的人才战略和‘5122’人才工程所展现出的魄力与诚意,坚定了我回家扎根的信心。”

  近年来,邵东市委、市政府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一体推进人才招引、机制创新和服务提升等重点工作,擦亮“才聚邵东·智汇未来”人才工作品牌。2019年开展人才引进工作以来,邵东引进各类人才2185名。

  为让更多的青年人才走进邵东、了解邵东、选择邵东。今年,邵东市陆续开展了“5122”人才工程启动仪式、“5122”人才工程新闻发布会、“才聚邵东·智汇未来”2025年“引才进校园”系列宣讲推介会等活动,持续释放引才诚意。

  启动“5122”人才工程的同时,邵东市还出台了重点支持博士研究生人才、广泛集聚硕士研究生人才、精准引育实用资格型人才等10条诚意满满的配套政策,全面构筑青年人才强引力场。

  自“5122”引进人才计划实施以来,邵东市通过人才引进、公开招考、校园招聘等途径,已成功引进400多名优秀人才。其中,非邵东籍人才数量约占30%,涵盖金融商贸、城乡建设、三农服务、教育卫生等多个重点领域。未来,邵东还将通过多个渠道引进更多的高学历、高层次、高素质青年人才,为邵东市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精心用才 搭建成长舞台

  邵东市第四中学校长彭鹏程是邵东市2021年引进人才。短短四年时间,在引进人才培养政策支持下,他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从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成为校长。他的成长经历,正是邵东市精心育才的缩影。

  为确保青年人才能够充分发挥作用,邵东市坚持引进与培育并重,围绕青年人才成长周期和职业发展需求,构建覆盖全面、贯穿全程的培养体系,为青年人才量身定制成长路径。

  在推动“人”“岗”精准匹配方面,邵东通过建立人才能力多维画像评价机制,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创新能力等维度进行综合评估,实现人才与岗位精准对接,按“人岗相适”原则安排至关键岗位。

  同时,邵东通过实施青年人才“青蓝工程”,聚焦“三师带训”模式,系统构建青年人才培养体系。邵东将新引进人才统一纳入年轻干部培养库管理,安排市级领导“一对一”帮带指导,在试用期内将其选派至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等重大项目及工作专班一线实践锻炼,助力人才全面提升能力素质、快速融入发展大局。

  此外,邵东构建以创新成果、经济效益和岗位贡献为核心的人才评价体系,通过资料审核、实地考察、民主测评等方式开展年度专项考核。对考核优秀者优先提拔使用,对表现突出者纳入重点培养范围。目前,共有367人已成长为单位中层骨干,有效激发人才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用心留才,优化服务机制

  在当天的座谈会上,3名“5122”人才工程引进人才拿到了人才公寓钥匙,在邵市拥有了温暖舒心的家。

  近年来,邵东市聚焦青年人才关注的实际问题,从政策保障、服务提升、氛围营造等方面综合施策,创新推出以“编制无忧、生活无忧、事业无忧、发展无忧”为核心的“四个无忧”人才服务机制,奋力打造青年人才向往之城。

  邵东市推动人才政策持续升级迭代3.0版,构建起完善的“1+16”人才政策体系,设立“周转编制池”,提供购房租房补贴、高品质人才公寓和博士楼,落实转正定级工资,博士不设服务年限,使人才在邵东“事业无忧、编制无忧、生活无忧、发展无忧”。

  在优化服务供给方面,邵东提供“1+N”人才服务模式,整合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资源,为人才提供政策咨询、社保缴纳等“一站式”专属服务;建立健全市级领导联系服务专家机制,30余名市级领导干部带头联系服务76名专家;推出“邵东优才卡”,提供医疗优待等多类优质服务,切实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营造尊才爱才浓厚社会氛围;打造“贤聚邵东・领跑全球”欢乐跑、青年人才交友联谊等品牌活动;打造2个“青年人才驿站”,定期组织人才主题沙龙,构建开放包容的交流互动平台;持续开展“三个一”慰问活动,积极推荐优秀人才担任“两代表一委员”和发展入党 ,让人才心无旁骛在邵东成就事业、实现梦想。 (文 姚知知)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