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能动应急”添活力 安全发展谱新篇
2025-09-16 17:17:4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乌日娜责编:魏寒冰

  “以前怕检查‘一刀切’,现在执法人员上门既查隐患又送指导,咱们企业搞生产更安心了。”近日,鄂尔多斯市一家矿山企业负责人对着上门开展执法检查的执法工作人员连连点赞。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以“能动应急”理念为引领,扛起“防风险、除隐患、保安全”重任,聚焦四大核心任务,用主动担当、科技赋能与服务创新,为地区安全稳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让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基石愈发坚实。

  精准执法不“跑偏”,企业发展有“靠山”

  “不搞‘一刀切’,才能让监管更对味。”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相关负责人一句话点出执法工作的关键。针对鄂尔多斯产业结构特点、企业安全现状及历年事故规律,支队精准筛选重点执法企业名单,从源头杜绝随意检查、重复检查。走进矿山企业,执法人员一边翻阅安全生产责任制台账、安全培训记录,细查“软实力”,一边深入采矿作业面,查看设备运行、关键系统运维情况,紧盯“硬指标”,同时还现场普及安全知识、指导整改隐患。

  截至目前,支队已按计划检查企业187家次,排查安全隐患2125条,立案查处19起、罚款770.9万元。

  “既守住了安全底线,又不耽误企业生产,这样的精准执法我们欢迎。”多家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支队的执法工作为企业发展筑牢了“安全底座”。

  机制创新破“瓶颈”,隐患治理提“速度”

  面对重点行业复杂的安全风险,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跳出传统监管思路,用机制创新破解难题。在矿山领域实施评级监管,在危化、工贸领域实行分类分级监管,合理压减低风险企业检查频次,把执法资源集中投向高风险领域,实现“好钢用在刀刃上”。

  “以前是部门上门查,现在我们先自查,再由支队复核抽查,不仅减轻了迎检负担,还能主动发现问题。” 一家危化企业安全负责人介绍。

  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构建的“企业自查 + 部门复核”联动机制,既压实了企业主体责任,又让隐患排查从“大水漫灌”变成“精准滴灌”,治理效率显著提升。

  柔性执法有“温度”,营商环境添“暖意”

  “首次轻微违规且及时整改,不罚款但会跟踪指导,这样的执法方式很人性化。”前不久,鄂尔多斯一家工贸企业因安全标识不规范被执法人员发现,由于是首次违规且企业立即整改,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仅进行行政指导,让企业感受到执法的“温度”。

  在执法实践中,支队秉持“教育与惩戒并重”原则,推行柔性执法。对排查出的隐患,该支队通过“企业自查+指导复查”确保 100% 整改到位;同时,应急执法支队还组建专业指导组深入基层,开展法规解读、实操培训,帮企业培育“自我诊断、自主提升”能力。

  “监管不是目的,帮企业守住安全、做好发展才是关键。” 支队工作人员说,这种“监管+服务”的模式,既消除了安全隐患,又优化了营商环境。

  全民参与筑“防线”,安全文化入“人心”

  “安全不是少数人的事,要让每个人都成为‘安全哨兵’。”在鄂尔多斯一家社区的安全宣传活动现场,支队执法人员拿着宣传资料,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安全知识。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能动应急”延伸到“全民共建”,把普法宣传融入执法全流程,在企业检查时,边查隐患边讲法规。截至目前,累计开展现场普法 160 次,发放宣传资料 510 余份,解答企业咨询 550 余次,真正实现 “执法一次、普法一片”。结合安全生产月等重要节点,支队还开展多形式安全宣教活动,让安全知识走进企业、走进社区。如今,“政府主导、企业响应、公众参与”的安全化共建氛围正在形成,“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逐渐成为全民共识。

  下一步,鄂尔多斯市应急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将继续深化“能动应急”实践,以更专业的素养、更智能的手段、更温暖的服务,筑牢安全生产“铜墙铁壁”,为鄂尔多斯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用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应急管理事业新篇章。(文 伊文)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