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摄制:张学诚
9月24日,“丝路IP 机遇中国”网络国际传播活动来到中国西北生态治理的前沿——武威市民勤县种林生态公益林基地。来自多个国家的外国网红博主们深入民勤治沙腹地,亲眼见证了中国在荒漠化防治领域的“绿色奇迹”,通过深度互动体验,将民勤的治沙故事与全球生态议题紧密相连,向世界传递中国贡献的生态智慧与解决方案。
探访“绿色长城” 从中国实践到全球启示
网红博主们进入地处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交汇处的武威市民勤县种林生态公益林基地。站在如今绿意盎然的万亩林带间,博主们发出惊叹。当了解到这片阻挡风沙的“绿色长城”是十余年坚持不懈、科学治理的成果时,来自马达加斯加的网红博主感慨到:“我真的很佩服他们,因为真的很不容易,很不简单。”
博主们在民勤县种林生态公益林基地合影 摄影 王雄
青年之家留言 跨越国界的环保心声
在基地的“青年之家”,一面写满来自中国各地公益植树志愿者的留言墙成为文化交流的焦点。外国网红博主们纷纷拿起笔,用自己国家的语言,写下对民勤治沙人的敬意和对地球未来的期许。 这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心声,汇聚成对“治沙”理念的生动诠释。
外国网红博主们展示“青年之家”留言册 摄影 王雄
科学浇水体验 感受中国“节水智慧”
最让博主们兴奋的环节是亲身体验为梭梭树浇水。在基地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博主们拿起特制的浇灌工具,将水输送到梭梭树根部深处。“这个有点难控制。”埃及网红博主一边操作一边惊呼,“这个水都进到我的裤子里啦!” 印度尼西亚网红博主感叹到:“我很感动,真的是很不一样的体验。我平常浇水都是在家里给植物浇水,但是我没想到今天能在沙漠给植物浇水。我真的很希望有更多的人来这片沙漠给这些植物浇浇水,保护我们所生存的环境。”
网红博主为梭梭树浇水 摄影 王雄
涂鸦创作 共绘多彩“绿色地球”愿景
活动的尾声,博主们来到基地涂鸦区。博主们拿起五彩颜料,尽情挥洒创意。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颜料沾满了手指,脸上洋溢着创作的快乐。有人写下自己的名字,有人提到了自己的国家。印度尼西亚的网红博主和马达加斯加的网红博主一起合作在木板上画了一幅漂亮的画作,画中有山、有水、有森林。这些充满期望与生机的涂鸦作品,将被立于沙漠腹地,成为连接中国治沙故事与世界环保愿景的独特印记。
印度尼西亚网红博主(左)和马达加斯加网红博主一起涂鸦 摄影 王雄
网红博主们合影留念 摄影 王雄
民勤故事 世界回响
“种树浇水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我们要主动的参与志愿活动,好好努力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保护地球的未来。”埃及网红博主说。
此次“丝路IP 机遇中国”民勤行,不仅是一次生态探访,更是一场跨越国界的绿色对话。民勤的绿色实践,正通过这些国际友人的视角,为全球生态治理贡献着生动的中国样本和强大的精神力量。(文 曹宏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