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第十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活动在台湾启幕
2025-09-30 09:32:14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为促进两岸文化交流,加强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合作,9月28日,“守望精神家园——第十一届两岸非物质文化遗产月”系列活动在台湾高雄市启幕。

  活动分为“匠心传承——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和“诗画草原——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场演出”两大版块。特展精选和林格尔剪纸、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乌拉特刺绣、内画、拉弦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玛瑙雕刻(满洲里)、珠绣等多个国家级、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展出1000余件精美作品。展厅内,观众驻足于一件件凝聚匠心的非遗作品前,与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互动交流,探讨作品背后的文化故事与技艺传承。

  专场演出现场气氛热烈,吸引超过1500名观众观看。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蒙古族长调、蒙古族呼麦等4个节目,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蒙古族马头琴音乐、萨吾尔登等4个节目,自治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盅碗舞、蒙古族短调等10个节目轮番上演,一次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观众掌声经久不息。这些来自内蒙古非遗中的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将蒙古族独特的艺术魅力与传统文化精髓完美呈现,成为连接海峡两岸的文化纽带。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名誉所长田青表示,活动让两岸同胞的心交融在了一起,感谢共同的祖先为我们留下这份共同的遗产。许多台湾观众表示,内蒙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姿多彩,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与血脉相连。

  本次活动由中华文化联谊会、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等单位共同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展览馆、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呼和浩特市歌剧舞剧院等联合承办。活动将持续至10月12日。(记者 冯雪玉)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