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苗乡,风里裹着山果的甜香。南山脚下、巫水之畔,民族文化体育中心里人流如织,2025湖南(城步)高山农业博览会在此启幕,这座湘西南苗乡小城被八方宾客的笑声填得满满当当。
2025湖南(城步)高山农业博览会开幕现场 摄影 王蕾婷
30000平米的展区里,故事比展品更鲜活:城步峒茶的陶坛挨着澳洲奶粉的银罐,南山萝卜的脆爽撞着北欧浆果的酸甜,苗家姑娘织的竹篮旁,智能挤奶机的屏幕正闪着奶牛的健康数据。
传统与现代在此刻奇妙交融,正如该县县委副书记、县长王慧敏在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所言:“这片土地正以山为笺,用“五香”作墨,写就一篇高山农业的现代化答卷。”
高山搭台:从“资源困局”到“产业引领”
九月末的城步,阳光把高山蔬菜的叶子晒得发亮。农博会主会场里,14个省的300多家企业争奇斗艳,可城步“五香”产业展区前的人潮,总比别处密些——这背后,藏着城步人“换个视角看资源”的智慧。
农博会展区现场 摄影 王蕾婷
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位采购商,攥着一根南山萝卜不肯放。“咬一口脆得能溅汁,比咱们市场里的甜多了!”他边说边跟工作人员敲定订单。这些长在海拔1800米山上的萝卜,明天一早就能装上冷链车,傍晚就会出现在广东人的餐桌上。
“城步,是被青山绿水眷顾的土地,‘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独特格局,孕育出独具特色的高山农业密码。”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张志刚的这句话,道出了城步农业发展的根基所在。谁都记得,过去的城步有多难:全县平均海拔696.8米,1000米以上的山峰戳着657座,能种庄稼的地,散得像星星。“种玉米怕旱,种水稻怕淹,守着大山却饿肚子。”
转折,始于一次“回头看”。城步人发现,高海拔不是拦路虎,而是天然的“生态滤镜”——更长的生长周期,让萝卜更甜、茶叶更醇 ;充足的日照,让柑橘积累更多糖分;山里的好空气、好泉水,更是品质的保证。
几步之外的乳制品展区,南山牧业的小伙子正演示智能挤奶系统。“您看这屏幕,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体温,甚至吃了多少牧草,都看得清清楚楚。”他指着数据曲线介绍。“我们的奶牛喝山泉水、吃有机草,住的地方推窗见山,比人还舒坦!”旁边展台上的鲜奶样品,刚倒出来就飘着淡淡的奶香,尝过的人都点头。
“五香”凝粹:从“靠山吃山”到“靠山富山”
“以前是‘靠山吃山’,现在要‘靠山富山’!”一场围绕“奶香、茶香、果香、菜香、竹香”的产业革命,在群山间轰轰烈烈地展开。
奶香,是最先飘出山的。南山牧场里,23万亩草山连成片,风一吹就像绿色的海浪,1.1万头奶牛在草坡上踱步。“奶牛吃得好、住得好,奶质自然好。”牧场负责人笑着说。每天,这些鲜奶会被及时运到加工厂,制成学生奶——全国约50万名中小学生的早餐杯里,都装着南山的高山奶香。
茶香,是年代越久越浓厚。白云湖旁的老茶林里,680岁的“湖南茶树王”还站着。在白云湖生态农业的展台前,制茶师傅正坐在竹椅上揉茶。捻、揉、烘、焙……他的手指在茶叶间翻飞。“这峒茶得发酵一年半,启坛时热燥气全散了,剩的都是绵劲儿。”他泡出一杯茶汤,红艳透亮的茶水刚碰到杯沿,香气就漫开了。
城步峒茶基地 供图 城步融媒体中心
“传统工艺搭着现代设备,去年光峒茶就卖了3000多万。”制茶师傅道出了茶香背后的秘诀。在加工车间,茶叶要过八道关:摊青、萎凋、摇青、结块、发酵、烘干、炒制、提香,最后封进陶坛。“坛口一开,满屋子都是陈香。”师傅回忆,去年有个广东客商喝了一口,当场订了200坛。“他说这茶里有‘时光的味道’。”
竹香,是创新焐出来的。该县茅坪镇土桥村的竹林里,溪水边的厂房轰隆隆响。湖南南山金竹生态有限公司的李然,现在能把竹子变成餐盒、竹帘、工艺品,年消耗南竹200万根,产值超3亿元。村里的老竹农没想到,砍了一辈子的竹子,现在能靠竹子住上新房、开上新车、供孙子上大学。
创新赋能:从传统种养到“智慧兴农”
高山农博会的“高山农业发展交流会”上,专家们的讨论很热烈:“城步的厉害,在于把传统农业玩出了新花样。”这话,蒋坊乡的张大哥最有体会。
张大哥的延季蔬菜基地里,滴灌带像细蛇一样绕着菜畦,智能传感器埋在土里。“以前种菜靠天,现在靠‘智慧大脑’。”张大哥点开手机APP,土壤湿度、养分含量一目了然。“缺水了它提醒,缺肥了它报警,去年产量涨了三成,化肥还少用了一半。”基地里用的液体生物有机肥,是跟湖南省农科院合作研发的。“施到地里,菜长得壮,口感还好。”
奶业的创新更实在。羴牧科技的奶山羊AI专家系统,24小时盯着羊圈:羊生病了,系统会报警;该喂食了,自动投料机就启动。“以前养十只羊要两个人,现在一百只羊一个人就够。”牧场主说,去年他家增收了三成。“疫病少了,羊奶品质高了,收购价也涨了。”
品牌要打响,还得靠“新渠道”。高山农博会的电商直播区,“红薯妹”刘星正举着峒茶罐跟网友互动:“家人们看过来,这茶产自海拔800米的高山,喝一口回甘半天!”她身后的电子屏里正播放着茶农采茶的视频。
科技给产业赋能,在城步不是一句空话。用智能设备破解传统种养痛点,用电商渠道打通产销堵点,让老产业长出新翅膀——这正是城步农业跃升的第二个答案。
融合发展:从单一生产到价值倍增
高山农博会发布的《城步高山农旅融合观光体验地图》,成了游客们的“宝贝”。
地图上,5条精品线路把乳业基地、高山茶园、蜂蜜工坊、果蔬采摘园串在一起,包含苗家山歌表演、峒茶制作体验等。“拿着这张图,能玩遍城步,还能把新鲜特产带回家。”来自长沙的游客王女士,当场就订了第二天的茶园采摘游。
城步人算得明白:高山农业的价值,不止于“吃”,更在于“玩”和“体验”。这正是城步农业跃升的第三个答案——“融合拓价值边界”。
该县丹口镇桃林村的春天,是粉色的。醉美桃花节一办,游客就从四面八方来,村里的50家农家乐,家家满座。苗家乐老板阳光略,从2005年摆八仙桌开始,到2015年盖起新楼,餐桌从8张增到20张。“以前村里穷,年轻人都出去打工。”阳光略端着苗家腊肉。“现在每天20台大巴车往这跑,村民们卖土特产、当导游,人人有事做,个个有钱赚。”
文化是最好的“粘合剂”。城步是“中国山歌之乡”,每年农历六月六的“山歌节”,是苗乡人的盛会。2023年7月,首届湖南(城步)高山农博会跟湖南(南山)六月六山歌节搭了台,苗族歌王杨光清的歌声,在博览会展区里回荡。70多岁的杨先生,唱了一辈子山歌,现在他的徒弟有上百人。“把山歌跟农业结合,既能让更多人听山歌,也能让更多人知道城步的好产品。”杨先生说,农博会期间,不少游客因为听了山歌,特意去买了峒茶和蜂蜜。
暮色渐深,农博会的展馆里还是人来人往。南山牧业的展台前,工作人员还在给客商介绍鲜奶的保质期;峒茶体验区,广东茶商正跟厂家签合同;电商直播区,“红薯妹”的声音依旧响亮……
这场盛会,像一面镜子,照见了城步农业的现在,也映出了未来。从“九山半水”的资源困局,到“五香倾城”的产业崛起,城步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高山农业发展新路,为全市乃至全省提供了“城步样板”。(文 莫杰 阳望春 李典雄 吴小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