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稻浪飘香。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18.3万亩晚稻陆续成熟,迎来集中收割期。田间地头处处可见金黄遍野、机声隆隆的繁忙景象,当地农户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全力推进晚稻收割工作。
金黄稻田连成片 摄影 孙咏梅
10月11日,在该县坪上镇同心村的连片稻田里,稻穗在阳光下泛着金黄,沉甸甸的稻谷压弯了稻秆,秋风拂过,稻香四溢,沁人心脾。数台收割机在稻浪中稳步穿梭,切割、脱粒、清选等工序一气呵成。
收割后的田地里,稻茬整齐,秸秆粉碎还田,而刚刚收获的稻谷则如金色瀑布般从收割机的出粮口倾泻而下,农户们紧随其后,麻利地装袋、捆扎、搬运,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今年我们合作社种了500亩优质晚稻,选的都是好品种,长势特别旺。”种植户艾利铭一边将稻谷扎口装车,一边介绍。“通过大棚育秧,机插时间比往年提早了一个多星期,收割也相应提前了十来天。初步测产,湿谷亩产约1500斤。”他还表示,晚稻收割完成后,马上准备接茬种植油菜。“这样既增收,又能养地,来年土壤肥力更佳。”
收割机在稻田中穿梭 摄影 孙咏梅
在忙着收割的同时,测产工作人员也来到艾利铭的晚稻田里,随机选取了5个采样点进行丈量、划块、收割、脱粒和称重,全程严谨规范。经测算,该示范田亩产达到580公斤,创下新高。
“从目前的测产情况和田间长势看,今年全镇晚稻普遍比去年要好一些。”坪上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陈涓介绍。“由于‘良种良法’配套到位,技术措施落实效果好,预计亩均增产可达20公斤以上。”
新邵县晚稻的丰产丰收,不仅得益于风调雨顺的自然条件,更离不开当地持续推进的农业科技服务。据了解,今年来,新邵县积极推广大棚集中育秧,使晚稻收割时间整体提前,有效规避了后期不利天气的影响。同时,该县通过优选高产优质品种、推广全程机械化作业,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全程指导农户做好水肥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一喷多促”等关键技术,为晚稻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文 杨能广 张海兵 孙咏梅)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