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农时紧。这段时间,湖南衡山县田间地头处处可见低茬收割粉碎、打捆离田等秸秆综合利用的忙碌场景,为秋播生产注入强劲动力。
秸秆打捆机正在处理秸秆 摄影 廖晶
在衡山县萱洲镇依田村的农田里,一台秸秆打捆机来回穿梭,将水稻秸秆不断“吞”进去,随后,一个个紧实规整的“小方块”就被“吐”出来,错落有致地排放在田间,等待装车拉运。
“现在用秸秆打捆机将秸秆打包收走,就比农户用人工处理轻松多了,又节省时间,农户也不会再烧秸秆了,好处多得很。”衡山县萱洲镇依田村党总支副书记成正雪说道。
秸秆被打捆成一个个“小方块” 摄影 廖晶
秸秆打捆离田后,村民们便可以着手准备种植油菜。离田的草捆则通过“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原料化”四条路径实现“变废为宝”。昔日的“堆积难题”如今化作有序的生态处理场景,田间地头尽显农业绿色发展活力。
秸秆打捆离田工作正在有序进行 摄影 廖晶
今年以来,衡山县农业农村局秉持“还田为主、离田为辅”理念,以低茬收割粉碎还田为核心路径,辅以打捆离田多元化利用,积极推进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构建起“田间减量化、利用资源化”的完整链条,并分小组下沉到乡镇指导农户,切实提高秸秆资源化利用率。(文 廖晶 文雅婷)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