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9日,安徽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决胜‘十四五’奋进新征程”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主题新闻发布会。会上披露,过去五年安徽坚持下好创新“先手棋”,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实现原始创新从“跟跑”向“并跑领跑”、产业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区域创新能力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为科技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安徽动能”。

新闻发布会现场
三大科创高地突破不断,刷新全球科技高度
在量子信息领域,安徽推动建设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天元”量子模拟器率先取得全球重大进展,“祖冲之三号”“九章三号”量子计算原型机问世,使我国成为世界唯一在两种物理体系达到“量子计算优越性”的国家。聚变能源领域,“东方超环”创下“亿度千秒”世界纪录,全国首创引入社会资本建设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加快推进,让我国聚变能商业化进程走在国际前列。深空探测领域同样成果显著,深空探测实验室正式成立,自研“天都”试验星实现我国首次绕月编队飞行,“月壤原位3D打印系统”更迈出人类月球“就地造房”的关键一步。
研发投入与企业培育双提速,夯实创新发展根基
研发投入持续攀升,成为安徽科技创新的“底气来源”。2024年全省R&D经费投入总量达1396.2亿元,较2020年的883.2亿元大幅增长,全国排名从第11位跃升至第9位;R&D经费投入强度从2.28%提升至2.76%,不仅扭转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局面,还超出0.07个百分点,全国位次升至第7位。
科技型企业“主力军”队伍不断壮大。2024年全省高新技术企业达2.3万家,是2020年的2.7倍;科技型中小企业达3.5万家,较2020年增长3.9倍,还首次涌现估值超100亿美元的超级独角兽企业。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凸显,2024年全省80.4%的科技攻坚项目、87.5%的项目资金、超80%的研发经费及超90%的省产业创新研究院,均由企业牵头实施。
成果转化与科技金融齐发力,激活创新生态活力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安徽打出“组合拳”。在106家省属本科高校、重点医疗机构及新型研发机构推广“赋权+转让+约定收益”模式,累计赋权职务科技成果1857项,估值约8.12亿元,催生126家科技企业;建设242家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其中国家级67家,居全国第8位),并通过三届中国(安徽)科交会促成2296.8亿元签约,2024年全省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达4312.5亿元,连续4年跨越千亿台阶。
科技金融体系持续完善,为创新“输血供氧”。安徽获批建设合肥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首创“共同成长计划”“贷投批量联动”模式,2025年上半年科技型企业贷款达8754亿元;在全国率先建成省市县三级科技融资担保体系,截至2025年8月累计服务26460户(次),业务规模达1806.3亿元;同时组建150亿元天使基金群,设立47支子基金并落地全国首支国家级S基金,构建全周期科技金融服务网络。
下一步,安徽将持续以“科技打头阵”,聚焦合肥滨湖科学城实体化改革与新型举国体制安徽实践两大抓手,强化原始创新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收官、谋划“十五五”蓝图,以及实现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更多安徽力量。(文/图 金沐雨)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