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甘肃      |       直观中国       |       视界      |       原创       |       热点专题       |       文旅          
张掖山丹: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2025-10-31 17:53:5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奇英责编:薛阳

  认定省级创新型企业30家、高新技术企业29家,登记省级科技成果72项,创新成果转化成效明显,累计完成技术合同成交额23.28亿元,科技馆被评为优秀省级科普基地……创新发展正成为山丹县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十四五”期间,张掖市山丹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山丹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2022-2025年)》为蓝图,纵深推进“强科技”行动,在政策赋能、产业突破、主体培育、合作融合等领域多点发力,让科技创新成为县域发展的“强引擎”。

  政策筑基:铺就创新生态“沃土”

  良好的创新生态是科技发展的“孵化器”。“十四五”伊始,山丹县便精准施策,构建多层次政策支撑体系。在落实国家、省、市激励政策基础上,先后出台《山丹县强科技行动实施方案(2022-2025年)》《山丹县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等系列文件,从项目管理、主体培育到成果转化形成全链条保障。

  政策红利持续释放,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加大。“十四五”期间,山丹县累计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项目177项、资金2519万元,连续三年获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资金支持3项370万元。从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成果转移转化项目到省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多元化资金投入为科技创新注入“金融活水”。

  研发热情的背后,是企业创新主体的不断壮大。目前,全县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由“十三五”末的13家增至29家,增长123%;省级科技创新型企业由9家增至30家,增长233%;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67家,形成了创新企业“领头雁—中坚—新锐”梯次培育格局。

  科技兴农:激活特色产业“动能”

  作为半农半牧县,山丹县以科技为刃,破解农业发展瓶颈,推动特色产业迭代升级。在油菜产业领域,针对机收损失率偏高的行业难题,联合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江苏大学等单位开展技术攻关,通过智能化参数调节,将联合收割损失率控制在8%左右,分段收获损失率降至7%。霍城镇油菜产业核心区建成组培实验室与标准化储藏室,实现从分散种植到“良种繁育+科学种植+规范储藏”的全链条升级。

张掖山丹: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_fororder_Mix_20220920_160119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进行规模化灌溉

张掖山丹: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_fororder_1ef906d4b89d475cbca9d154e52b88f8_edit_166173162261295

科研人员精细化培育植物组培苗

  富硒资源与智慧科技的碰撞催生新活力。清泉镇南湾村富硒西兰花智慧化示范基地搭建起“中枢神经”般的智慧农业大厅,实时监测土壤墒情与温湿度,通过水肥一体化管理实现节水节肥与丰产增收的双重突破,产品远销东南亚及港珠澳大湾区。老军乡“玫瑰之约”产业园引进耐寒耐旱品种,配套自动化加工生产线,开发玫瑰酱、纯露等产品,更创新“花间采摘、林下养殖”模式,年带动近200名农户就近务工。

  马铃薯产业的“科技蜕变”尤为亮眼。山丹县与甘肃农业大学合作培育的“甘农薯7号”测产亩产达5.6吨,打破国外品种依赖;正明公司自主研发新品种,拥有6项实用新型专利;芋兴粉业凭借14项专利打造智能化生产线,年加工马铃薯6万吨。建成4个马铃薯脱毒组培扩繁中心,年生产脱毒苗1500万株。从良种繁育到精深加工,科技让“小土豆”长成“大产业”。

张掖山丹: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_fororder_甘肃伟力得储能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检修人员正在检查组装电池配件

甘肃伟力得储能电池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检修人员正在检查组装电池配件

  合作融合:拓宽协同创新“路径”

  围绕《规划》“建强科技人才队伍”要求,多措并举引才聚才。截至目前,山丹县累计引进科技人才100余名,柔性引进高层次专家7名,聘任客座教授3名;选派省市级科技专员6名,县市级科技特派员257名,开发科研助理岗位7个,推荐认定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与拔尖人才5名。通过举办赴苏州大学、兰州大学等高校的专题培训班6期,累计培训科技特派员和企业技术骨干200余人次。人才的“智力引擎”作用日益显现,助推了全县科技创新体系能级跃升。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山丹县主动牵线搭桥,推动丝路盛丰、天泽农牧等20多家企业与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在人才培养、新产品研发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与云南农业大学的品种资源交换合作,更实现了马铃薯种薯“跨区域协同发展”的新突破。

张掖山丹:科技创新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_fororder_2019年11月2日游客在山丹县科技馆参观体验 翟继宗

游客在山丹县科技馆参观体验

  开放合作的视野不断拓宽。在认定“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基础上,山丹县重点培育相关单位申报“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借助共建“一带一路”机遇扩大人才交流与成果转化合作,让县域科技发展融入更广阔的创新网络。 

  从金色油菜田的智能收获到富硒田野的智慧耕耘,从马铃薯产业的技术突破到创新主体的集群崛起,“十四五”期间,山丹县以科技创新为笔,在河西走廊上绘就了一幅产业升级、农民增收、县域变强的生动画卷。如今,这份创新动能正持续涌动,为山丹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力量。(文/图 钱大伟 李茹)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