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15分钟逛吃玩养全搞定!内蒙古254个便民生活圈进阶2.0
2025-11-03 09:33:42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15分钟逛吃玩养全搞定!内蒙古254个便民生活圈进阶2.0_fororder_1

呼和浩特市特色商业街区——回民区宽巷子夜景。

15分钟逛吃玩养全搞定!内蒙古254个便民生活圈进阶2.0_fororder_2

乌海市海南区养老综合服务中心为老年人提供温馨的活动空间,老人们在此休闲互动,享受便捷的养老服务。

15分钟逛吃玩养全搞定!内蒙古254个便民生活圈进阶2.0_fororder_3

邮政公司建立完善县乡村物流配送体系。

15分钟逛吃玩养全搞定!内蒙古254个便民生活圈进阶2.0_fororder_4

呼和浩特市青城惠民菜店惠民蔬菜专区。

15分钟逛吃玩养全搞定!内蒙古254个便民生活圈进阶2.0_fororder_5

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滨河街道宁馨社区开展的儿童活动。(以上图片由呼和浩特市商务局、乌海市商务局、鄂尔多斯市商务局提供)

15分钟逛吃玩养全搞定!内蒙古254个便民生活圈进阶2.0_fororder_6

京包客专动车组。刘锦波 摄 通往清水河县老牛湾黄河大峡谷景区的公路。 千里草原风景大道。

  10月26日,走进呼和浩特市万和体育公园,草坪、步道、树林、湖泊在阳光照耀下泛起斑斓色彩。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网球场等场地笑声频传,孩子们在儿童乐园追逐嬉戏,勾勒出城市民生的温暖底色。

  “从家出发走5、6分钟就能到这座公园,每天和家人朋友来散步、锻炼,早就成了习惯。”家住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富丽社区的郭女士,连连为“家门口”的体育公园点赞。

  这样的便民场景,源于当地“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全域公园体系建设。而这只是内蒙古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一个缩影。所谓“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步行15分钟为半径,集聚多业态、满足居民基本消费与品质消费的社区商圈。它既是提升城市功能、畅通经济微循环的关键举措,更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

  近年来,内蒙古以“试点带动、典型引路、全面推开”为路径,聚焦业态、服务、管理“三个升级”,推动便民生活圈从“基础覆盖”迈入“品质提升”的2.0阶段。截至目前,全区已确定10个试点城市、2个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地区,累计建成254个便民生活圈,覆盖534个社区、服务居民超607万人,带动就业56.2万人,居民综合满意度达90%以上。

  “多元供给”让业态设施更丰富

  围绕居民刚性需求,内蒙古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将原有“一店一早、一菜一修、一老一小”的“六个一”基础业态,拓展为新增“一收一洗”的“八个一”,全面覆盖居民基础生活需求。

  “一店一早”服务更优——全区推动4002家便利店、2052家综合超市、5795家早餐店进驻社区。其中,呼和浩特市新增535家品牌连锁便利店、近200家“红蜂驿站”;乌海市1470家早餐店与400余家便利店形成“早餐+日常采购”保障网,热乎早餐与便捷购物成为“下楼即得”的生活标配。

  “一菜一修”覆盖更全——全区建成712个标准化菜市场、3916家生鲜店(菜店)、2028个小修小补点。呼和浩特市建设300家青城惠民菜店,每年安排超1000余万元专项资金支持;包头市平均每个生活圈配备11.5个菜店、4.5个维修点,目前共有1465家生鲜店(菜店)、575个维修点。

  “一老一小”保障更细——全区建成580个养老站点、519家家政店、671个托育机构。鄂尔多斯市30处老年助餐点年服务超80万人次;呼伦贝尔市185个惠民食堂覆盖7万余名经济困难老年人;乌海市每千人口托位数达4.55个,还嵌入亲子阅读、手工工坊等300余个业态。

  “一收一洗”服务更全——呼和浩特市设置300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含40个标准化再生资源回收站、80余个智能回收亭;包头市新建245个公共充电桩,满足居民绿色出行需求。

  在此基础上,内蒙古进一步拓展品质提升类业态与新业态新模式。文化休闲场景更鲜活:全区建成322家新式书店、638家运动健身房,呼和浩特市利用闲置空地新建480片笼式足球场,锡林郭勒盟用社区闲置土地建口袋公园、健身广场;特色餐饮更兴旺:呼伦贝尔市打造10个特色餐饮街区,培育242家特色餐饮店、70家“呼伦贝尔味道”十佳店,兴安盟阿尔山市建成“潮嗨巷”特色餐饮街并设消费帮扶专区;康养服务更优质:赤峰市松山区引入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老年人可通过小程序点单享受上门服务,呼伦贝尔市园丁社区构建“医、药、养、体、食、居、游、娱”等八大功能矩阵,打造一站式康养综合体。

  同时,数字赋能让服务更高效。赤峰市打造“龙乡甄选”平台,整合289种本地名优特产,发展“线上下单+门店提取”即时零售模式;呼伦贝尔市开发“百鲜驾到”小程序,实现“1小时送达”,已服务200余个小区、覆盖30万人。

  “品质服务”让服务体验更优质

  今年7月,呼和浩特万象城正式亮相。这座商业新地标汇聚300余家国内外知名品牌,凭借新奇品牌、丰富活动与舒适环境,迅速成为市民“打卡”热点。

  “这里有很多国际美食、地方风味餐厅,从日料、法餐,到地道的内蒙古特色美食、新潮奶茶店,我们在家门口,就可以品尝到世界各地的美味,真是幸福感满满。”特意带着家人来此品尝滇菜的杜女士表示,这里环境舒适、交通便利,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除了万象城的落地,特斯拉、华为等品牌首店(旗舰店)的入驻,中商世界里智慧生活MALL、新华MALL等新商业综合体开业运营,以及振华广场等持续发力,一大批国际国内品牌首店、旗舰店纷纷来到内蒙古,为消费者打造全方位的智能生活体验空间。

  商业体的良性互动,提升了城市商圈的服务能力和吸引力,让居民出门步行不到15分钟,就能轻松享受逛、吃、玩、购等多元乐趣。为了让“品质提升类业态”更加丰富,“品质服务圈内覆盖”加快实现,内蒙古以“品牌化、人性化、特色化”为导向,加快特色商业培育。

  鼓励大型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鼓励额尔敦、老绥元等餐饮连锁企业、老字号企业以及王府井奥莱・如意小镇、新华MALL等商业体扩大规模,通过输出品牌、标准、管理与服务,带动中小商户转型,提升服务规范化水平,促使服务消费领域个性化、商品供给优质化发展,满足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质量的升级需求。

  特色化多样化活动丰富服务场景。全区开展“一刻钟便民生活月”,呼和浩特市组织大型商超、家电企业在50多个社区举办百余场惠民促消费活动;乌海市举办首届“北京东城区老字号商品推荐活动”,充实居民消费选择。

  人性化品质化服务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赤峰市为失业群体提供技能培训、岗位对接,惠及300余人次;通过“城乡用工互通”组织900余人参与藜麦采收,带动增收19万余元;组建社区商业联盟,吸引85家商户加入,开展2次丽景集市、5次农产品团购,帮助更多农户与手艺人拓宽产品销路。

  今年,内蒙古已确定7个自治区特色商业项目,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分别入选全国第二批现代商贸流通、全国零售业创新提升试点城市,全区消费场景进一步创新提升。

  “多元共治”让社区治理更智慧

  居民点单想看场电影,社区立刻联动党员志愿者,在社区门口支起银幕,一场露天电影照亮了邻里欢聚的笑脸;独居、残疾老人面对退休年检认证犯难,儿女不在身边、手机操作不熟成了“拦路虎”,志愿者便主动上门,手把手帮着完成认证;“手艺人”志愿服务队更是居民身边的“及时雨”,他们用“低偿+无偿”的方式,把便利送到家门口,让难题在敲开家门的瞬间迎刃而解。

  走进乌海市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这里以“居民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模式为纽带,用实际行动织密民生服务网。海馨社区以“群众需求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为服务理念,整合辖区资源,形成以社区党委为中心,辖区单位、社会组织、志愿者团队、居民群众共同参与的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聚焦社区共建力量,推动志愿力量深度融入社区治理肌理。

  为充分调动和发挥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党员的积极性,社区通过“积分兑换”激励机制、积分存储方式对社会组织、志愿者进行管理,有效激励社区社会组织、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的持续性。

  传统社区治理多依赖政府或居委会“单向管理”,易出现“管不过来、管不到位”的问题。而“多元共治”将政府部门、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居民代表、社会组织(如养老机构、志愿者团队)、辖区企业等纳入治理体系,形成“1+N”协同模式,这种“各展所长、互补短板”的协同,避免了单一主体的局限性,也让居民的幸福指数更高。

  在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生活圈打造了“易广兴”社会治理平台,吸纳1695家商户入驻,优选435家成为“红石榴”爱心联盟商户;通过“消费返点抵物业费”“缴物业费返代金券”等方式,促进居民消费与物业缴费良性互动,形成“六方联动”共治格局。

  为进一步推动生活圈治理与服务智能化升级,呼和浩特市联合美团开发“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动态地图”并持续升级,新城区苏雅拉生活圈开通社区小程序,依托青城医疗实现社区卫生站远程会诊预约;呼伦贝尔市建成“一刻钟智慧生活服务圈智慧服务平台”,整合购物、养老、政务等线上功能与社区助餐线下服务,提供搜索、导航、调度支持。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不仅仅是一个服务半径,而是衡量居民生活方便程度、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尺,通过良性互动持续迭代,成为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温馨家园。

  “下一步,我们将以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宜购、宜老宜小的全龄友好型品质生活圈’为目标,实现地级以上城市主城区和有条件县城社区全覆盖,让生活圈成为提升居民幸福感、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民生载体与活力引擎。”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记者 高慧 见习记者 耿欣)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