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直观中国     |       原创     |       印象内蒙古     |       一带一路     |       老外在内蒙古     |       103旗县
接续奋斗担使命 久久为功谱新篇——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在全区各地引发热烈反响
2025-11-18 09:42:16来源:内蒙古日报编辑:魏寒冰责编:魏寒冰

  原标题:接续奋斗担使命 久久为功谱新篇——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在全区各地引发热烈反响

  11月13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内蒙古发展的重大成就,对“十五五”时期内蒙古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部署,在全区各地引发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持续用力、久久为功,为与全国一道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

  呼和浩特市赛罕区兴安南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办事处主任曹金辉表示,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更觉使命在肩、干劲十足。“我们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街道全体干部群众坚持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劲,保持越是艰难越向前的闯劲,锲而不舍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及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强基固本,深耕网格化治理,以优良作风和实干担当奋力实现破解治理难题、增进民生福祉的目标,为推进自治区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包头稀土研究院院长李志强说,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十次全会对未来五年内蒙古自治区高质量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新征程催人奋进。下一步,包头稀土研究院将提升白云鄂博稀土资源研究与综合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的能级,深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集聚全国优势创新资源,深入开展基于稀土本征特性的应用基础研究,攻克稀土绿色提取和稀土新材料近终成型制备等一批关键技术,拓展开发稀土在能源、生物医疗、纺织、有色等领域所需的结构功能新材料,为内蒙古自治区战略性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稀土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呼伦贝尔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李广林表示,自治区党委十一届十次全会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校准了航向、明晰了路径,让每一位扎根呼伦贝尔的职教人都倍感振奋。学院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坚持“质量立校、服务地方、德技并重、全面发展”的特色定位,锚定晋升职业本科的发展目标,系统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纵深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内涵,优化管理体制效能,夯实保障机制根基,全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职教品牌。始终紧扣呼伦贝尔产业升级和自治区发展需求,深耕人才培养沃土,着力培育“懂技术、善创新、能担当、肯奉献”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让职教成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服务地方发展。

  “全会提出,要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创新推进文化国际传播。这为我们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委宣传部副部长陈浩说,“从五万年前远古人类打制的石器,到辽代墓葬中绚丽的壁画,再到延续至今的草原游牧传统,层层叠压的文化宝藏见证着阿鲁科尔沁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悠久历史。我们要准确把握全会的核心要义与实践要求,将全会精神融入理论武装、新闻宣传、价值引领、文化繁荣等各项工作。持续发掘有分量、有质量、有深度、有影响的文化题材,创作立得住、叫得响、传得开的阿鲁科尔沁文化精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智慧与力量。”

  锡林浩特市农牧和科技局局长朱日和说:“全会提出加快农牧业农村牧区现代化,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为‘十五五’时期农牧业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将按照全会的部署要求,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争取实施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国家现代化产业园项目,严格落实草畜平衡制度,推动畜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扛牢粮食安全责任,持续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智慧农业产业示范园等重点项目,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统筹发展科技农牧业,围绕绿色低碳、生态保护等领域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农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有序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提高农牧民收入,共建共享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全会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对于我们基层党组织来说,这就是开展工作的行动纲领。”乌海市乌达区三道坎街道党工委书记、党群服务中心主任康诺说,今年以来,三道坎街道大力开展“进百家门、访百家情、解百家困”行动,推动党员干部下沉一线,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架起党群连心桥,推动作风转变与民生改善同频共振。“接下来,我们将把深入学习、全面贯彻全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来抓,聚焦街道居民的急难愁盼,在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上精准发力,不断优化网格管理服务,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街道。”康诺说。(记者  郑学良  格日勒图  李新军  肖璐  巴依斯古楞  郝飚  陈春艳)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