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汽车领衔多业联动,长沙消费全域增长 系列举措持续带火消费,1至10月全市社零总额4775.98亿元,同比增长5.1%

刚刚上市的新车引起消费者围观。均为长沙晚报通讯员 陈龙供图

万象城国庆长假首日客流突破20万人次。
系列促消费举措精准发力,长沙消费市场持续升温!11月25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1至10月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775.98亿元,同比增长5.1%,活力图景尽显——20位消费者斩获购车49999元大奖,130余家首店扎堆亮相,“湘超”赛事票根激活文体消费新潜力,多元消费场景共同绘就星城消费旺势。
3870名购车消费者喜中大奖
“本来只是想换辆新能源车,没想到能中大奖!”市民王先生10月购置了一辆20余万元的新能源车,参与了长沙十月汽车促消费活动购车抽奖,喜中一等奖49999元现金大奖。
本次汽车促消费活动由市商务局主办,10月全月消费者在长沙购买5万元(含)以上的新车,提交报名信息参与购车抽奖,最终3870名消费者中签,真正实现“购车即有奖”。
在政府真金白银的支持下,10月的长沙汽车消费市场活力十足。
双节前夕,各大车企纷纷推出全新车型,比如蔚来全新ES8、问界M7、理想i6、吉利银河M8以及比亚迪秦PLUS进取型等,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双节期间蔚来在长沙乃至湖南全省的销售情况很好,在全新ES8加持下,实际销售和订单都明显提升。”蔚来汽车湖南区销售负责人陈达介绍。
各大车商也加大优惠力度。湖南中和愿景比亚迪4S店国庆期间开展团购活动。“热门车型如秦L EV卖得很好,品牌让利加上置换补贴,一台车能省16000元。短短几天累计销售突破80台。”该店销售负责人介绍。
10月购车需求得到集中释放。仅为期5天的芒果国际车展,就交出了“成交金额超20亿元、订车超10000台”的亮眼答卷。
汽市火爆,是十月长沙消费活力四射的缩影。
首店集体上新,看湘超享专属福利,第二届长沙中德啤酒文化推广季活动精彩上演,“乐享湖南·湘当有惠”服务消费券发放直接带动消费近2000万元……十月以来,长沙统筹开展了六大主题、280余场促消费活动,形成“汽车领衔、多业联动、全域增长”格局。
首发经济打造消费新场景
首发经济强势出圈,是长沙消费的又一大亮点。
今年以来,长沙商业消费市场好戏连台,一批具有行业影响力与市场吸引力的商业项目相继开门迎客,为市民和游客带来全新消费场景与体验。
优衣库湖南首家城市旗舰店以多元业态组合刷新区域潮购体验;长沙首家市内免税店凭借“免税+有税+跨境”三位一体模式填补高端免税消费空白;北辰荟、杉杉奥特莱斯则通过丰富的品牌矩阵与场景营造,进一步完善城市商业布局。
国庆假期,“首发长沙”消费季活动火爆进行,130余家首店开门迎客,20余场首展首秀持续上新。为放大首发经济效应,长沙同步推出百万元“首店消费券”,覆盖首店购物、餐饮体验等多个场景。真金白银的补贴持续点燃消费热情,带动首店客流与销售额节节攀升。
“首发经济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多元、个性化的选择,也促进了商业的创新与升级。”市商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长沙联动首店、首发、首展、首秀共振发展,着力打造首发经济生态圈,燃动消费新引擎。
小票根激活消费流量密码
“票根经济”双线发力,“湘超”联赛携手热门演唱会,让小小票根成为激活长沙消费的“流量密码”。
一颗足球,不仅能沸腾绿茵场,也能燃动消费新引擎。11月14日,“湘超”联赛第10轮比赛长沙对阵益阳在长沙火热开场。场内赛事如火如荼,场外由“湘超”带动的消费气氛同样居高不下,多个“第二观赛现场”吸引众多市民游客打卡。
“刚为进球呐喊完,转身就能用票根享受优惠!”在坡子街火宫殿,球迷李先生挥了挥手里“湘超”门票票根。
“湘超”票根福利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场景。在金秋时节的湘江之畔,凭“湘超”门票票根可享8折优惠乘坐湘江双层观光巴士;在恰同学少年广场,门票票根又化身为“穿越”凭证,以8折优惠体验特色旅拍套餐,让游客与橘子洲的美景定格成独家记忆。42处“湘超观赛第二现场”人气火爆,东茅街茶馆主题套餐单日接待1.5万人次。同期多场热门演唱会也让长沙成为歌迷打卡地,票根变身商圈消费“通行证”。
“票根经济打通了体育赛事、演艺活动与城市消费的场景连接,创造了文旅商融合的新模式。”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十月促消费活动通过政策精准赋能、场景创新引流、数字赋能提效、全域联动聚力,构建了消费增长长效机制。下一步,长沙将深化汽车、零售等领域消费补贴,培育首店与消费新地标,丰富“票根经济”“夜间经济”场景,持续释放消费潜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捷萍 通讯员 汪宏桥)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