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冠疫情下的东京奥运会:体育让我们更团结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2021-08-09 10:35:46

  国际在线报道:如果说1964年举办的东京奥运会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带去了经济腾飞的风口,那么57年后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推迟举办的2020东京奥运会,则对经济全球化的当今时代有着更为特殊的意义。在本届奥运会召开前三天,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表决通过,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再加入“更团结”。这是自1894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建议设立奥林匹克格言后的首次更新。

  东京奥运会直到开幕之前都没有完全排除被取消的可能,比赛现场零观众的设置也让本届奥运会的关注度似乎被降到最低。虽然如此不被看好,但在奥运会开幕之后,我们除了看到各国奥运健儿在赛场上奋力拼搏,也见证了太多不同国籍不同种族的运动员,在赛场内外展现出的团结和带给我们的感动。那一幕幕温暖的瞬间都在诠释着奥林匹克新格言——“更团结”。

  奥运场上不只有剑拔弩张的较量,更有较量背后的友谊与感动。中国小将管晨辰在进行体操女子平衡木决赛时,场边一个红色的身影一直在为她加油,当中国小将夺冠后,这名身着红衣的外国运动员热情拥抱了管晨辰。她就是美国选手苏妮莎,她们二人之前在比赛中相识,结下真挚的友谊。赛后苏妮莎还在社交媒体发布了与管晨辰的合影,并写道“我真的很骄傲”。

  当中国选手汪顺在夺得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金牌之后,在泳池边上向匈牙利老将切赫鞠躬致敬。汪顺和切赫并非好友,而且切赫从来没有获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但是他一共参加过5次奥运会,这是他最后一次参加奥运会。汪顺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前辈的尊重与敬意,得到国内外网友极高的评价。

  竞技体育不一定都是残酷的,胜利也可能充满包容和温情。在男子跳高决赛中,卡塔尔的巴尔希姆和意大利的坦贝里是多年赛场上的对手兼好友,他们最终选择分享金牌。因为当时两人都跳过了2.37米,但都没能跳过最后一个高度。当赛会官员询问他们是否要继续比赛直到决出胜负时,没等官员解释完规则,巴尔希姆就问道:“我们能得到两块金牌吗?”当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两人相拥而泣,这是奥运会历史上极为罕见的两名运动员共同分享单人项目的金牌。

  虽然不是每名运动员最后都能站上领奖台,但运动员在失败后的互相鼓励更展现了人性的伟大和奥林匹克体育精神的真谛。在男子800米半决赛中,当选手们进入最后一个弯道时,美国选手朱厄特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银牌得主博茨瓦纳选手阿莫斯失去平衡,倒在一起。两位选手没有恼怒,相互扶起对方,用胳膊搂着彼此,共同完成了比赛。

  在女子个人铁人三项的比赛中,比利时选手米歇尔在最后一个冲过终点后崩溃倒地,挪威选手米勒特意停下来安慰对手说:“你真是个斗士”。值得注意的是,在当天参加铁人三项比赛的55名选手中有21个人没有到达终点。“这就是奥林匹克精神,你已经百分百做到了。”米勒补充道。

  本届奥运会的主题口号为“United by Emotion”,中文意为“情同与共”。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在东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强调的,疫情让世界变得封闭和割裂,但奥运可以让我们团结起来。奥林匹克大家庭认识到,只有我们团结一致,才能解决我们所处时代的众多重大挑战。面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团结如同黑暗隧道尽头的光明,是人类战胜疫情的希望。

  (作者:杨晨)

编辑:胡君颜
标签:
在信息的海洋中为您导航陪您去周游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