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原本讲好7月9号到期的“对等关税”90天暂缓期被延长到了8月1号。但延缓归延缓,推迟归推迟,美国政府可没说不额外征收关税了。这不,在确认推迟暂缓期的同时,美国又公布了对包括日本韩国等盟友在内的多个国家征收至少25%关税的决定。美国政府掀起的“关税战”,要进入下一个阶段了吗?
欢迎来到解构局。
今年4月上旬,美国政府宣布对几乎所有国家实施所谓“对等关税”,税率从10%到50%不等。不过几小时后,在金融市场的压力下,白宫改了主意,决定在保留10%“最低基准关税”的同时,对部分国家的所谓“对等关税”暂缓90天征收。
90天的期限到达之前,美国又改主意了。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行政令,把暂缓期推迟到了8月1号。这是为什么?当然是因为谈判不顺利了。
在原定的90天里,美国政府未能和任何一个贸易对象就关税问题达成全面协议,那现在推迟暂缓期,是不是意味着美国服软了?
怎么可能!
就在7月9号“对等关税”缓征期结束前,美国总统特朗普向贸易伙伴发送信函,告知美方计划向它们征收的关税。怎么个征收法呢?自今年8月1号起,美国将对所有日本和韩国的进口产品征收25%的关税,对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南非、老挝、缅甸等国征收25%至40%的关税等等。
瞧,美国推迟暂缓期,或许是出于无法在短期内达成目标的无奈,但也可能是另外一种为达目标的蓄力行为,因为它的目标可从来没有动摇过。
那跟盟友的关税谈判会如美国设想的那样达到目标吗?可能还是很难。这从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的表态中可见一斑。
冯德莱恩:“欧盟已准备好达成协议。同时,我们也在为无法达成令人满意的协议的可能性做准备。正因如此,我们就一份重新平衡清单进行了磋商,并将在必要时维护欧洲的利益。简而言之,所有选项都摆在桌面上。”
白宫政策的朝令夕改和反复无常,加剧了市场的动荡,也透支了美国的信誉。在本国经济前景堪忧,国际社会质疑和批评之声高涨的现实面前,美国单边关税政策还能硬扛多久?我们不妨拭目以待。
我是新宇,这世界瞬息万变。
记者:罗光旭 王新宇
编辑:王洹星 王新宇
签审:王倩 陈濛
监制:刘轶瑶
技术监制|杨秀文 陈欣 潘涛
技术策划|何伟 王稼诚
剪辑及包装|王嘉艺 王靓 白树宇
视觉设计|梁馨月
摄像|王稼诚 赵天佑 王诗雨 刘晨 王欣
灯光|王稼诚
后期视频技术|胡晓娜 刘頔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