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近日的一篇报道观察到,2025年前7个月,面对各种波动,中国资本市场反应良好。截至7月25日,MSCI中国指数年内涨幅约25%,跑赢MSCI全球指数的12%和标准普尔500指数的9%。
报道认为,这种强劲的表现不仅受到典型的商业周期波动的推动,还受到植根于创新、协作和青年文化的中国吸引力的推动,这表明中国的下一轮增长可能与过去大不相同。
路透社报道截图
报道指出,中国由低成本模仿者转变为全球创新者,最典型的是电动汽车。曾被视为“产品缺乏吸引力、技术薄弱”的中国电动汽车品牌,经过十年的发展,在全球销量中已超过了其竞争对手。此外,产品现在也拥有与美国竞争对手相媲美的时尚设计和新颖设施。
除了产品创新,一些中国企业也在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销售策略,并取得成功。比如,中国企业首创的直播电商已被多家外国企业跟进;中国一家潮玩制造商去年总收入的近40%来自中国大陆以外的市场,预计2025年上半年利润将同比上升至少350%。
此外,中国现在是全球领先的软件协作平台“ 码云 ”(GitHub)上增长最快的第二大开源代码贡献者。中国企业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开源、可大规模商用,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了无数衍生模型的发展。这种开放性有可能建立开发者的忠诚度、影响人工智能标准并规避地缘政治摩擦。
报道分析认为,这些成就的基础是中国注重发展科技实力。据《自然》杂志报道,2024年,中国在高质量研究出版物方面领先全球,连续第二年位居榜首。它在出版物方面的优势甚至延伸到半导体设计和制造领域,这个领域通常被认为是美国的技术优势。2024年,该领域被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中,半数以上出自中国学者之手。
路透社报道截图
报道认为,创新和开放合作有望重塑中国在全球舞台上的形象。重要的是,与一些传统的经济引擎相比,这些“酷”因素驱动的经济增长可能分布更均衡、路径更独特,从而更少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冲击。
报道最后指出,中国不再只是擅长制造业的世界工厂,而是成为引起文化共鸣的创新源泉。任何人都不应该低估这些“酷”价值。
路透社报道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