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来自佛得角的“老南京”——雷宁
2017-04-23 16:34:25  |  来源:国际在线  |  编辑:李邵鹏

  图片默认标题

  雷宁在宿舍学习。

  国际在线消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 侯依宁、李菁):在全球化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渐密切,这种交流不仅体现在经济层面,人文层面同样明显。如今,开放的中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前来求学。正在南京东南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佛得角人雷宁就是其中的一位。

  雷宁今年29岁,出生在非洲岛国佛得角。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一家六口人的生活开支主要依靠从事建筑工作的父亲。中学毕业以后,父亲想让雷宁也进入建筑行业,或者前往葡萄牙留学。但是一心想从医的雷宁二者都没有选择。一方面,佛得角本国的医学教育落后;另一方面,葡萄牙的学校没有奖学金。雷宁没有放弃学医的想法,也终于等来了机会。2006年,佛得角高等教育局进行了一次前往中国留学的选拔测试,雷宁得知消息后,立刻报名参加,并且顺利通过了测试。

  图片默认标题

  雷宁在东南大学校门前。

  雷宁说:“我当时排名第三,非常高兴。后来我就到了这里。虽然开始遇到一些困难,但是慢慢我就习惯了。可以说能来到中国,我是幸运的。我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十年,一切都好,没什么可抱怨的。”

  通过测试,雷宁当年就被南京东南大学录取,攻读临床医学,如愿以偿地开始学医。不过,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国度,开头总是困难的。雷宁说,初到南京,面对陌生的环境、文化和饮食,身边又无亲无故,他感到十分孤单,有时候甚至会因为想家而痛哭。“我记得到南京的第一个晚上,我特别难受。当时我们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才来到中国,特别疲惫。”

  图片默认标题

  雷宁接受采访。

  慢慢地,雷宁开始适应了南京的生活。他的求学路从学习汉语开始,再到本科、硕士和博士,一待就是十年。如今的雷宁已经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课堂上,他和一群中国学生一起上课,即使老师用汉语教学,对于现在的雷宁来说也不是难事儿。他甚至可以用方言跟身边的人交流,用他的话说,他已经成为了真正的“老南京”。雷宁在学校周边也小有名气,走在路上,总有人跟他打招呼,一些陌生人也好奇地上来跟他聊天。“有些人对我很好奇,想知道我从哪儿来的。有人问我好多问题,就像是在采访我一样。一些人问完就走了,还有一些人跟我成为了朋友。”

  雷宁说,他在中国交到了很多朋友,中国人非常友好。也正因为如此,他对于中国的文化和习俗越来越适应,也越来越喜欢上了这个国家。“中国人很勤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中国人也很友好、热情。我跟中国人相处得很好,没遇到任何困难。”

  除了学习,雷宁喜欢健身,还常常和朋友外出游玩、踢球。他自己还参加了一个乐队,在里面担任吉他手。他说,在中国的生活很快乐,也很符合他的人生追求,所以他总是利用空闲时间去游玩,认识中国。他说,刚来的时候,总是想着学习完就赶紧回国,现在,他已经开始想着毕业后在中国找一份工作。

  雷宁说:“刚到中国的时候,我每天都努力学习,总是想着回到佛得角。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慢慢适应这儿的生活。我看待中国和中国人的视角也有了改变,跟我来之前有了很大的不同,也许是因为我现在越来越了解中国文化了。”

  来到中国的十年是雷宁成长的十年。他说,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孩子,而现在已经长大成人。他需要用更加成熟的心态和视角来看待自己的未来。

  雷宁说:“现在我要用一个男人的思想来考虑我的未来。我需要为明天的生活考虑。以前从没有这样的想法,但是现在我有了更多的责任感。”

  雷宁说,博士毕业后,他想成为医生,学以致用。他不知能否在中国找到工作,但是无论在哪儿,他都将会有一片施展才华的天空。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