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呼吁完善配套措施 确保“二孩”生得起养得好

2017-03-09 16:01:32|来源:国际在线|编辑:颜观潮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张亚楠):中国全面二孩政策自2016年实施以来,得到了整个社会的欢迎和支持,全国新出生人口数量实现明显增加。但由于养育成本高昂、女性就业歧视、配套政策和公共服务缺乏等原因,全面二孩政策仍面临低生育意愿和低生育率的双重挑战。如何进一步完善二孩政策,实现生得起、养得好,成为政协委员关注的焦点。

  在北京一家企业上班的王女士,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迎来了第二个宝宝。这位沉浸在喜悦中的二孩妈妈,正在考虑辞去工作“全职”照顾孩子。王女士说:“我们公司正在上升期的时候我去生了第一个宝宝,休完产假回来好多工作都有点力不从心,现在有了第二个宝宝,我担心公司可能不会再为我保留职位,而且上班同时要照顾两个宝宝,我精力上也跟不上,我考虑辞职在家专心带宝宝。”

  正在北京帮助女儿照顾两个孩子的林阿姨认为,除了家里要有人手照顾孩子,还要对“二孩”带来的经济压力有所准备。林阿姨说:“老人岁数越来越大,身体也不是太好,照顾起来比较困难。还有上幼儿园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尖锐,公办的不太好进,如果上私立的,托费会多出两三倍。”

  近年来,孩子入托难、看病难、上学难已成为普遍现象,产科床位紧张、月嫂供不应求、天价学区房等热点新闻也屡见报端。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妇女联合会副主席洪天慧认为,教育、医疗、卫生、生活环境等公共服务资源状况是影响父母生育二孩的重要因素,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强对二孩家庭的全方位支持。洪天慧说:“加快有关公共服务建设,如加快建立公办的幼托园所,包括儿童的医疗机构,同时更好地均衡教育资源,推行公平教育,这样更好地帮助妇女解除在生育方面的后顾之忧,也更好地释放妇女的生育潜能,使全面二孩这个利国利民的政策能够得到真正的落实。”

  今年1月,全国妇联对十个省市上万名儿童父母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二孩的意愿。对于发达省份和城市而言,家庭经济状况被认为是对生育二孩影响最大的因素。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教授何悦表示,孩子是国家的希望和未来,建议政府增加对养育孩子的专项资金投入,减轻家庭育儿成本。“我觉得最首要的是要给予这个孩子(补贴),表面上是给孩子的爸爸妈妈,实际上是给孩子的钱,给孩子成长的钱,政府应该掏,就是一种国家的救助,实际上就是给孩子的,可以买奶粉、买衣服,给予一定的补贴。”何悦说。

  生育二孩不仅让家庭面临更重的经济负担,还进一步加大了女性的就业压力。全国政协委员洪天慧说,女性生育会增加一定的社会成本,就业市场本就长期存在性别歧视,这个问题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更加突出。她提议,完善法律法规并给予企业一定的补贴,避免由企业独自承担用人成本,切实保障女性平等就业的权利。洪天慧表示,完善妇女平等就业的法律法规,从法律上禁止就业市场上的性别歧视,保障女性平等的就业权。建议录用女性占比比较高的单位,比如超过40%的单位,给予补偿,比如适当减免单位的税收,保障企业的合法经济利益。

  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和结构,关系到国家的兴旺、社会的稳定,也关系到家庭的幸福。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适应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加强生育医疗保健服务。”财政部、卫计委等政府部门也表示,将考虑推出减轻二孩家庭个税负担、加快妇幼保健建设、增加儿科医生数量等多项举措,解决中国家庭对生育二孩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