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协委员建言献策:培养“大国工匠” 打造制造强国

2017-03-10 14:39:14|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瑞芳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郝丽芳):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3月9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多名政协委员就相关议题作大会发言。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党组成员李守镇和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郑惠强分别以培养“大国工匠”和打造制造强国为主题作大会发言。

  李守镇委员代表全国总工会发言时表示,刚刚过去的2017年春节,615万中国出境游客境外消费达1000亿元,人均花费是其他国家游客的3.5倍。要知道,跻身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有约220种工业品产量居世界第一,是名副其实的制造业大国。千亿元购买力‘肥水外流’的背后,正是中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尴尬所在。

  李守镇说,要实现我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华丽转身,建设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打造更多“大国工匠”已是当务之急。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切实把产业工人队伍建设举措落到实处。造就一支有理想守信念、懂技术会创新、敢担当讲奉献的宏大的产业工人队伍。第二,构建高素质产业工人培训体系。应强化政府主体责任,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的财政投入,让职业院校真正成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引导企业根据行业发展规划和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制定和落实本企业技术工人的培养规划。第三,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应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成为时代主旋律。

  郑惠强委员代表民盟中央发言时说,制造业的盛衰关乎国强民安,制造强国的建设刻不容缓。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领域,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战场、各类资源要素的集中地。

  他说,目前我国已成为具备制造全体系的制造大国,但是要成为制造强国还任重道远,急需解决结构性失衡、供需关系失衡、供给效率失衡等问题。结构性失衡,基础性产品供给不足、中低端产品出现过剩、高端技术产品相当匮乏等问题突出。供需关系失衡,资源不均衡、资本匹配难、创新受局限等问题亟待解决。供给效率失衡,发展方式粗放、投入产出效率不高、产品附加值较低。

  郑惠民说,为促进中国制造业走出困境,转型升级,中国坚定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民盟建议,重点突破,优化布局。聚力重大工程实施和重点领域创新,探索不同类型区域和城市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模式和路径;深化改革,集聚要素。发挥政府采购对自主创新的扶持作用,实行结构性减税,推进资源要素价格改革。探索设立制造强国建设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向战略制高点领域集聚;加速技改,提质升级。将技术改造与智能制造、绿色改造等相结合,促进传统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强化保障,持续发力。完善重点领域的法律法规,加快制定《制造业促进法》、《技术改造促进条例》和《境外投资法》,保障民用飞机、软件等战略性、基础性产业发展和制造业企业‘走出去’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