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实习不妨学学瑞士
漫画/陶小莫
对中高等教育来说,实习环节非常重要,尤其是职业院校,学生可边干边学,在实践中获得知识。但是近年来,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模式受到广泛质疑。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对2006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7.5%的受访者认为,职校学生毕业实习中存在学校以实习“捆绑”学生的问题,56.7%的受访者发现职业学校在学生实习中充当“包工头”,63.8%的受访者认为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企业和职业学校唯利是图。(4月19日《中国青年报》)
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实习,当然是为了学以致用,也就是应该和所学的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关系紧密。然而,现实中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形却是,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模式,职业训练的目标日渐迷失,这边厢企业并没有把学生当做未来的职业人士来培养,更多看中的是实习生廉价劳动力的特质,那边厢,职业学院也缺乏保障学生实习权利的意识,甚至把学生当做筹码,与企业做起了人力外包的生意。
作为学生实习的组织者,如何挑选实习单位,如何安排实习,校方无疑起着主导作用,对于缺工企业而言,只需做好对校方的公关,实习学生便可以随意用,相比社会化招工,这无疑是成本更低也更加精明的用人策略。一旦学校成为这门生意链条中的分成与获益者,学生实习这一环节,也就难免沦为廉价劳力。而摇身一变成为人力外包公司的职校,早已凌乱了本职,错乱了角色。
相比国内的职业院校学生被当做廉价劳力,在瑞士,职业教育则已撑起“瑞士制造”的响亮名号。瑞士联邦宪法确立了职业教育的地位,明确联邦政府和公有企业有资助职业教育的责任,联邦政府负责职业教育的全面规划、资金监控、教学质量评估等。各州负责职业教育方案的具体实施和监督,统筹“校企合作”,发布学徒岗位信息,制定本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等。行业协会负责基础职业培训,提供实习场所等,并对职业教学大纲和考试标准提出建议。而与职业学校合作则是企业求之不得的事情。学生实习不仅免费,实习生的薪资甚至相当可观,迅达公司的学徒平均年收入为1.4万瑞郎(相当于9.22万元人民币),获得职业教育文凭之后的年收入为6万瑞郎。学徒制的职业培养,更是精雕细刻,学生可以从实习过程中获得专业的锻炼与丰富的职业经验,“瑞士制造”的品质正是得益于职业学院高质量的实习教育。
从这个意义上说,“顶岗实习”模式本身并无不妥,但职业教育实习环节各方的角色与责任,却亟待明确并落实监管机制。(吴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