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借船出海” 打破非一线城市旅游发展瓶颈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姚晶尧):随着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中国各大旅游城市都在积极实施城市转型升级,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这对于非一线旅游城市的旅游发展提出了一个挑战。记者近日在参加“2016美丽中国行·抚顺篇”时了解到,抚顺这座四线城市在发展旅游产业中面对挑战,借船出海,突破发展瓶颈,为城市旅游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抚顺的旅游产品可以说是有品牌、有产品,但是缺少影响,缺少市场占有率。”辽宁省抚顺市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主任刘继春告诉记者,“由于抚顺的历史品牌和生态品牌没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影响力,导致了很多人一提到抚顺只知道是煤都。”这在很长的时间里使得抚顺一直处在一个低端旅游市场层面上进行。
抚顺是一座四线城市,地处辽宁省东部,东临吉林省,西毗沈阳市。抚顺市的旅游资源可以与一线城市相媲美,抚顺市被称为“煤都“,在中国的工业基础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抚顺也是满清文化的发祥地,被称为”满族故里“而且清永陵、赫图阿拉城等满清遗址以及满清民俗文化等成为了抚顺重要的一张城市名片;而且抚顺的森林蓄积量在辽宁省排行第一。即使拥有如此之多的旅游资源,但对于这座老工业四线城市仍然是很有难度,这缘于整个中国非一线城市的格局。
“中国非一线城市的数量比较庞大分布在全国各地,品牌的认知度低,再加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是很高这都会成为非一线城市发展旅游的制约。”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介绍说“旅游是追求个性化的一种产业,对于非一线城市而言基于当地的旅游特色来寻求合适的发展模式仍然是不变的。”在城市转型升级方面,抚顺从一座以生产为主的城市向以消费型为主的城市转型,并实行借船出海模式找寻到了属于自身城市的特色发展。
2013年抚顺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提出抚顺要进行城市转型,提出了要以发展旅游产业作为战略切入点和把旅游产业作为优良的支柱产业来优先扶持、优先培育、优先发展。近年来,抚顺市在项目的建设上,产品的开发上,以及配套设施的投入上,投入很大。抚顺市通过招商引资形成了一些特色的旅游品牌项目,例如红河谷漂流,热高乐园,包括海洋馆也被也称为亚洲最大的海洋馆。这些旅游项目的开放也为抚顺的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点上的支撑。
有了产业支撑,就有了船舶的帆,对于如何更加有效的牵动和促进旅游产业的良性循环,这就必须要走出去。“这就需要借船出海,借的船是辽宁沈阳铁路旅游集团,出的海就是东北的精品旅游线路。”刘继春介绍说,通过和沈阳旅游集团形成战略合作,把全国特别是国内的地区的旅行商组织关内游客到东北旅游的这样一个基本载体,每年从关内到山海关旅游的旅游专列开通了大约有1000多列。
“这1000多列列车将会经过长白山、哈尔滨、阿尔山、呼伦贝尔大草原和抚顺的文化主题旅游和休闲体验式旅游融入到其中,形成了国内东北精品旅游线路,也就将抚顺纳入到了国内一线旅游城市的旅游行列之中。”正如刘继春主任所说,把抚顺的产业链与辽宁的产业链融合到一起,将东北辽宁的关东边疆游沈阳、抚顺、本溪、丹东这样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以满族文化为载体的城市宣传一起,打造出辽宁边疆文化游使得抚顺这“一叶扁舟”能够航向大海。
借船出海模式的提出,使得抚顺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加坚定打造出国内一线旅游城市的品牌和影响力。在今年举办的第17届“满族国际风情旅游节”抚顺市特别增加了旅游项目洽谈会,邀请了中青旅、港中旅、国内的著名旅行商、投资商等签订了很多实在的协议,将“虚”的协议做成实的成品。抚顺在未来发展当中将会开展全国百强旅行商大会暨旅游投资说明会、旅游商品创意大赛、旅游商品交易会、旅游高峰论坛、“多彩抚顺”旅游风光全国摄影大赛、“美丽中国行”全国主流媒体走进文化生态抚顺活动、2016抚顺水狂欢节等活动来真正带动起抚顺旅游的发展。
借船出海模式为抚顺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带来了活力,重新激发了抚顺这座老工业基地的新动力。中国未来研究会旅游分会副会长刘思敏说:“一个成功旅游城市的转型是用用营销来吸引游客,然后让游客达到不虚此行的目的,进而宣传。”铁路专列的开通,使得到抚顺旅游的省外游客人数每年增加超过20%,之前游客只局限于沈阳周边的旅游城市,而现在游览的地区越来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