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万"学区过道":当今教育环境下诞生的“怪胎”
近日某购房网站上出现标价150万元的学区房引来网友关注,因为这间所谓的“学区房”并非房屋,而是一条供院内其他住户进进出出的过道。虽然中介声称不能居住,只可落户,但据北京晨报记者调查发现,这种奇葩学区房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市民若想购买应谨慎。(6月22日,北京晨报)
近年来,随着经济形势持续低迷,我国房地产业陷入“囧途”,各地商品房价格持续走低。但与房价“大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方的学区房市场一枝独秀,逆势上涨。这不,近日北京再次惊现天价“学区房”,但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房”并非房屋,而是一条仅10平米有余的进出过道,中介还堂而皇之的声称“虽不能住但可落户”。如此奇葩“学区房”再次令公众大跌眼镜。
说到底,倍受青睐的“天价”学区房可谓当今教育环境下诞生的“怪胎”,其不仅暴露出家长们“望子成龙”的迫切甚至丧失理智的畸形心理,同时也折射出我国教育改革之殇。校区房价水涨船高的现象,不仅不利于教育公平,而且还不利于教育良性发展。为此,相关部门在继续推进教育改革的同时也在综合协调多个部门,强力推进“多校划片”等一系列促进教育资源平衡的好政策。但为何到头来“天价学区房”屡现不休呢?说好的“均衡教育资源”呢?
笔者认为,好政策需用行动说话。首先,完善相关政策,严堵政策之“空”。“多校划片”政策具有很强的实效性与创新性,有利于逐步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初衷虽好,但在执行过程中却让房地产业钻了大空子,竟成其“捞金场”。可见,此次政策的制定存在漏洞,需要进一步完善。如为消除“房坚强”,政府应就“买房落户”的行径说“不”,在政策中明确指出此种投机取巧的入学手段毫无法律效力,并责令学校拒收此类学生入学。
其次,加大资金投入,缩小学校之“距”。部门家长之所以为何挥重金购置毫无使用价值的学区过道,还是为了让孩子接受最优教育,说到底,正是学校间的差距才造就了学区房市场,为“房坚强”的滋生提供温床。为此,政府应加大教育领域的资金投入,分散优秀师资队伍,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地区均衡分配教育资源,真正缩小“牛校”和普通学校之间的差距。
笔者希望,透过“学区过道”事件能够再次唤回“均衡的教育资源”,政府不仅要用正确的管理、宣传方式引领家长们走上正常、理智的择校之路,更应继续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出重拳将“学区房坚强”“狠狠拍在沙滩上”,竭力扫清教育资源均衡分配之路上的种种障碍,永葆教育资源“这杆平衡秤”!(李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