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中拉青年学者:中国与拉美需要更多的对话与交流

2016-06-30 17:45:22|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宋晨):6月中旬,来自拉美十国的20余名青年学者与中方研究拉美问题的专家学者在北京共同参加了首届中拉青年学者论坛,就彼此关切展开充分对话,增信释疑。

  近年来,中拉在政治、经贸等众多领域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但时间和空间的遥远距离,以及文化的巨大差异使中拉民众少了些相互深入了解的机会。在论坛上,中拉青年学者就中拉之间存在的诸如“不信任”、“偏见”、“误解”等问题畅所欲言。阿根廷国家探戈研究院研究员欧占明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不客观报道不利于拉美民众对中国的了解:“我在阿根廷的时候习惯每天用‘中国’或者‘中国人’在谷歌上搜索关于中国的新闻,但是出来的大部分新闻都是负面的,正面的新闻报道非常少。这就导致拉美人对中国有非常严重的不信任。”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市信访局交通事务部主任费德里科·孔迪蒂认为,思维定式和固有的陈旧观念是影响双方民众增进了解的一大因素,如果想真正认识中国,一定要亲自来中国看看,“有些西方媒体认为中国人很保守,难以亲近,不讲卫生,很多拉美人都受此观点影响,因为他们只接受到了这样的信息。但如果这些人来到中国,他们会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中国很现代,人很热情开朗,对未来的发展抱有很多的想法。地域的遥远让很多拉美人不能接收到正确认识中国的信息,以至于产生了很多误解。”

  拉美民众对于中国最直观的印象和了解还来自于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中国人,他们言行举止代表着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曾经在墨西哥、阿根廷、哥斯达黎加常驻过的新华社西班牙文编辑室副主任张源培这样说道:“我认为在外的华人、学生、中资企业(的人员),每一个人的言行举止都代表了中国。如果一个人或者某个群体出现了问题,(比如)他不遵守当地的法律,或者破坏了当地的秩序贩卖了一些低劣的产品,当地媒体就会去报道,媒体不会说这是某某某,他会说这是一个中国人,中国的形象会受到很大程度的损害。”

  然而不论是媒体舆论的以偏概全,还是某些中国人的不修边幅,缺乏和当地人的沟通交流才是最大的问题。欧占明表示,良好的交流要站在对方的角度,以对方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的话题作为切入点,建立相互信任是彼此理解的基础:“我曾在北京带几个阿根廷的朋友去逛长城,逛胡同,但是在跟他讲长城历史之前,我们先聊探戈。因为我了解探戈,我想借助探戈这样一个切入点告诉你,我懂你,我知道你需要的是什么,这就产生了一个你对我的信任,当你对我信任后,我说的东西你才会相信。”

  在此次中拉青年学者论坛上,中拉双方的专家学者从意识形态、生活方式、语言文化等多个方面推心置腹地探讨了中拉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为增进双方的了解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得益于“未来之桥”中拉青年领导人千人培训计划,将来还会有更多的拉美学者来到中国,亲身感受和了解中国。就像在中国生活了12年的秘鲁学者帕特里夏·卡斯特罗所说:“认识一个国家最好的方式就是来这里看看。让外国人倾听中国的声音是件不容易的事,但是我们交流了,就开启了新的相互理解之路。”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