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北京先后取消和下放511项审批事项
中新网北京8月24日电 (记者 杜燕)2012年以来,北京市已先后取消和下放511项审批事项,其中取消306项、下放205项,精简比例52%。今后,北京将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健全完善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特别是制定环境保护、缓解拥堵、应急管理等几个领域的专项责任清单。
今天下午,北京市编办等联合举办北京市政府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新闻发布会。会上,北京市编办副主任王军介绍,长期以来,投资项目审批领域形成了一整套管理制度和政策措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也暴露出诸多问题。比如,审批事项多、环节多、时间长、效率低,同时一些政策措施也不利于调动民间资本的投资积极性。
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
王军表示,近段时间以来,北京市政府连续发了几个文件,比如围绕加快副中心建设,制定《北京市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投资审批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围绕促进民间投资,制定《关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工作的措施》;围绕促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市财政局等部门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这些改革举措的出台,对于简化公共服务类建设项目审批,缩短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副中心建设,激发民间投资积极性,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清理和规范政府行政审批
他介绍,2012年以来,北京市已先后精简511项审批事项,其中取消306项、下放205项,精简比例52%。同时,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87项,清理涉及北京市的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41项,将工商登记153项前置审批事项调整为后置审批事项。
在前期工作基础上,北京正进一步精简行政审批:一是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二是清理中央设定本市实施的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三是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四是清理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五是清理涉企收费事项。
在此基础上,北京还将建立健全5张清单:出台2016年版市政府部门权力清单;进一步健全完善政府部门责任清单,特别是制定环境保护、缓解拥堵、应急管理等几个领域的专项责任清单;完善负面清单,全面实施新增产业禁限目录;出台清理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清单;完善涉企收费目录清单。
加强和创新事中事后监管
王军表示,北京大力推行和加强信用监管,特别是北京市工商局在企业信用监管体系建设方面走在全国前列,目前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归集信息数量达7400余万条,日均查询量超过160万户次,成效比较明显。
下一步,北京还将抓紧研究制定信用信息相关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信息归集、公示和应用,积极推动建立市场主体诚信档案、行业黑名单制度、市场退出机制,大力推进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让守信者“畅通无阻”,失信者“寸步难行”。
三方面入手推进服务优化
王军强调,“放”不是一放了之,“放”了之后,“管”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能力要求不是低了而是更高了。北京推进“放管服”工作的根本落脚点还是服务。今后,北京将围绕服务创业创新、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从3个方面入手推进服务优化工作:
一是建立公共服务事项清单。年底前完成市、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四级公共服务事项的梳理,每个事项都要公开办理依据、流程、申报材料、办理时限等要素,作为政府为企业、群众提供服务的基础性信息,并纳入全市统一的数据库严格管理。
二是推进公共服务模块化管理。以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为导向,按照企业、市民两个维度,对需要办理的事项进行梳理、归类,比如市民出生、上学、就业、看病等,每件事可能都涉及多个服务事项,原来需要逐个事项咨询、分散办理,缺乏统一流程,群众往往摸不着头脑、不胜其烦。现在对每件事涉及到的多个服务事项进行整合,制定这件事办理的整体流程图,形成服务手册,使群众一目了然,也推动政府部门相互协作。
三是推进网上提供公共服务。随着公共服务模块的不断制定和完善,将具备条件的实行网上办理,推行“互联网+公共服务”,为市民提供更加方便快捷的网络化办事体验。下一步,北京市将着力推进信息共享,加紧研究建立全市统一的大数据中心,把“条块”数据信息有效整合起来,最大程度地便民利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