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为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新坐标”

2016-08-29 11:03:58|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国际在线报道(驻广州记者 陈惠婷):第十一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8月25日至26日在广州举行。在泛珠区域合作中催生而出的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大会热点话题之一。代表们分别围绕“新形势、新机遇、新作为”环境下,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如何发挥泛珠三角各方比较优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发表看法。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执行局主任张晓强在泛珠大会首设的“主题对话”环节中首先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打造世界级湾区的条件。他说:“2015年珠三角9个市的GDP已经将近1万亿美元,如果加上港澳13000亿美元,与东京湾区的规模已经相差无几。而且它有很多自己的特点。比如货运量,光是广州、深圳和香港,这三个港集装箱去年就已达到6300万箱,占了世界20个大集装箱港口总量的五分之一,这个运量大大超过旧金山湾、纽约湾和东京湾,是我们独有的优势。在产业体系、经济规模方面,应该说它具有打造世界级湾区的条件。”

  张晓强特别提到香港、澳门在此间发挥的作用。他说:“香港、澳门现在遇到发展的一些困难,但是它的国际影响力和比较优势还是可以发挥。可以通过包括更紧密经贸安排、包括双向开放、包括像港珠澳大桥这些重大基础设施的发展,使得港澳的发展和内地的发展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港湾经济是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从世界经济版图看,全球60%的经济总量集中在入海口,包括长江、珠江三角洲,世界上75%的大城市、70%的工业资本和人口集中在距海岸100公里的地区。当前要想抓好高效的资源配置,以及新的经济增长极,都需要港湾经济来作为“领头羊”。

  中山大学粤港澳研究院郑德涛院长认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要利用好“一国两制”的制度优势和独特的人文纽带关系,着眼在体制、机制上创新、深化粤港澳合作,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开创中国对外开放新格局提供新的“坐标”和“路径”。郑德涛说:“粤港澳大湾区能够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规则优势和竞争优势,在国家双向开放中发挥重要平台功能。还有,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能够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国际运营中心。建设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区域发展的内涵、层次和形式,提升整体竞争力,为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有力支撑。建立粤港澳大湾区有利于粤港澳区域更好融入国家经济发展体系,推动港澳经济发展转型,为港澳未来发展赢得广大空间,确保港澳长期繁荣。”

  今年3月,中国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的指导意见》,泛珠合作全面上升为国家战略。明确要求广州、深圳携手港澳共同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世界级城市群。构建以粤港澳大湾区为龙头,以珠江-西江经济带为腹地,带动中南、西南地区发展,辐射东南亚、南亚的重要经济支撑带。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陈耀研究员认为,大湾区是整体的概念,所以最后规划必须是一张蓝图,包括交通如何一体化,市场怎么对接,产业怎么分工合作,水资源供水等问题怎么去对接等等。他还特别提到:“我觉得核心可能是消除泛珠区域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简单了解一下就知道,泛珠区域的内部差异在全国也是少有的大。我们看到经济最发达的香港,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泛珠)个区域还有全国人均GDP最低的贵州省,不到5千美元,两者之间有近10倍的差距。通过大湾区的建设,能够增强更大的辐射带动能力,有利于中西部地区的发展,缩小差距。”

  新加坡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教授则把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与“百年中国梦”联系起来。他说,中国应当行动起来,引领全球化进程:“为什么?我们现在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是现在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大国,超越美国。所以我们应当有这个动力。我自己对中国全球化所扮演的角色充满信心,但我们要有行动,要建立更大的自由贸易平台。可以从环珠江口做起,先把港澳整合起来,以后可以扩建到福建,向台湾开放,不仅是经济意义上的经济整合问题,更是社会的整合问题,制度层面的整合问题。”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