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一个达斡尔族妇女的创业路:给民族传统文化插上创意的翅膀

2016-09-22 16:29:40|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图片默认标题

达斡尔族女孩玩偶“哈尼卡”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尹晓通):都说创业的黄金年龄是30岁,但一个年过半百的达斡尔族妇女却足可以颠覆你的认识。她就是伊兰工作室创始人,52岁的孟丽。 

  地处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的鄂温克族自治旗,常驻人口以汉族和蒙族为主。作为当地较为小众的达斡尔族,原本只是在做民族文化抢救的孟丽,在意识到商业化运作可以使文化产品达到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后,逐渐走上了一条文化创业路。从2007年开办工作室至今,公司已推出了“北方部落”品牌和“呼伦姑娘”、“贝尔小子”卡通形象系列产品,颇受市场追捧。民族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融入到当代生活中。

  自创业以来,孟丽陆续接受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当地就业局及银行机构等多方面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就这样,她以开阔的思路和包容的意识,逐步将文化产业越做越大,并于去年被鄂温克族自治旗妇联授予了“巾帼创业就业示范基地”的称号。旗妇联主席娜仁托雅这样评价:“发展得比较好、比较先进的都已经注册了公司,而且她们不仅仅说自己创业,还要带动其他的女性就业。企业在生产过程需要工人。员工固定,员工的收入也稳定。因为这个基础打得好,所以说她的效益也在不断地往上提升。”

  “北方部落”是伊兰工作室的一个传统品牌,它的产品不仅通过微店和实体店进行线上线下销售,更重要的是承担了一个传袭基地和教育咨询的角色。在同她的交谈中,我们发现眼前这位年过半百的妇女不像是一个创业者,倒更像一个承接了历史使命的传承人。孟丽说:“一个基因(很重要),你看像我们这一代走了,还有一些跟不上的时候,很多技艺又断了。而且我们上一辈的老人没有了,很多东西根本就找不到。我们现在就是做这个抢救的时候,就这几年下去感觉就是非常艰难,因为你可借鉴的东西没有。早期我们见到的服饰都是老奶奶穿的那个大长的蓝布衫,很多精美工艺的东西已经就没有了。你看像那个古代还有《天工开物》,能把它的制作过程各种工艺都能记录下来。你看咱们现在有多媒体了,我就想用这种方式把它记录下来。”

图片默认标题

北方部落文化衫

  也许是她的这种传承精神亦或是个人魅力,通过工作室举办的各类文化活动或品牌宣传,孟丽身边逐渐聚拢起一批志愿者。他们中有六七十岁的非遗传人,也有在校的大学生。孟丽的事业越做越大,可她最着急的还是看着身边的民族文化渐行渐远。为此,她不仅尝试利用新媒体手段将以前的资料保留下来,还提倡要在文化的精准度上下功夫:“你看我们现在留下来的资料都是这种文本的,看得我们也挺费劲的。现在也想把这些数据库做完了以后我就放在这里作为一个素材,就作为一个专业院校。包括一些学生,他在学习的时候他就不走偏了。因为它本身一个图案一个造型它都有自己的意义,然后它的象征是什么,现在有的图案大家都在瞎用。所以我觉得就这个有必要给他们说清楚。后人用起来也比较好,比较方便一些。尤其是像我们这些民族用颜色啊什么的,都不一样,都有自己的感觉。”

  在她“兼收并蓄”思路的指引下,“北方部落”的民族文化保护也不仅限于达斡尔族,还有本地区的鄂温克族、鄂伦春等其它少数民族。当然更幸运的还要得益于一个庞大智囊团的帮助,多年来,她始终坚持同清华大学、中央民族大学、湖南大学、齐齐哈尔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师生保持沟通,不仅在文化创意方面有了新的起色,还积极致力于对下一代的培养。孟丽说:“我们去年又用呼伦贝尔的传说故事,原住民的一些故事,做了一些文创体系。现在我们筹划呼伦姑娘、贝尔小子课堂,用原著民的这样的形象来讲这个民族。可以用动漫呐、还可以用动画啊、各种数字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可能更接地气。小学生是我们经常搞活动,我们把一些过去的传说啊、过去的一些什么历史故事变成一组歌剧啊,民俗剧、小品,其实就是为了打造一种文化氛围,然后凝聚人心。”

图片默认标题

机场售卖的“呼伦姑娘”和“贝尔小子”纪念品

  精良的创意不仅可以给企业带来不菲的利润,更重要的是给传统文化赋予了新的生命。呼伦姑娘和贝尔小子的产品投入市场一年后,已经迅速攀升为伊兰工作室文创系列的支柱产品。在孟丽这样创业者的带动下,鄂温克族自治旗的第一批文化创意项目成功通过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对运行模式和效益分析的监测,并获得了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的充分肯定。为此,鄂温克自治旗又乘胜追击,成功获得了下一轮项目的启动资金。娜仁托雅说:“这样我们在对第二轮申报以后又给我们增加了一倍,给了我们一百万。但是门类不仅仅是妇女的民族手工艺了,而是民族手工这一块,包括食品文化,就是奶干啊、奶食品啊、肉干等等的一些制作,包括一些银饰品的加工、根雕艺术、包括民族服饰裁剪、手工艺的小制作,就是整个民族工艺类的这些手工的东西,就是完全可以都纳入到这里边了。”

  离开呼伦贝尔机场时,记者在候机厅的商店里又看到了“呼伦姑娘”和“贝尔小子”。他们有的静静地躺在书架上,有的俏皮地挂在货柜上方,仿佛在向你诉说着他们这个民族和地区的古老传说,希望光临的顾客能把他们带走,让民族文化的精神能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熠熠发光。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