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权纪实]鄂伦春族歌唱家曲云:传承是一个民族的事情
鄂伦春民族歌唱家曲云 屈功泽摄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刘建峰):凭借一副好嗓子,18岁曲云就考上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在这个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一唱就是四十多年。年轻的乌兰牧骑团员,成了国家一级演员、鄂伦春民族歌唱家,传唱出一首首脍炙人口的民族歌曲。2014年,曲云退休了。令她没想到的是,退休之后感觉更忙了。排练新歌、搞演出是一样没落下,除此之外又多了一项更重要的事情——教学生。这些学生,可都不是什么艺术学校的学生,曲云老师的学生都是普通小学生。
唱歌的都是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三小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合唱是鄂伦春民歌《高高的兴安岭》。领唱的老师——鄂伦春民族歌唱家曲云,刚教唱了几遍,学生们就能把歌曲完整的唱下来了。
“他们的音乐感觉非常好,那么聪明,上次教了三年级,这次是二年级。这次我找了几个鄂伦春的儿童歌曲,先把他们老师教会了,然后再教给孩子。”1972年,曲云进入鄂伦春自治旗乌兰牧骑工作。乌兰牧骑,蒙语原意为“红色的嫩芽”,意为红色文化工作队,是活跃在草原农舍和蒙古包之间的文艺团队,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大草原。乌兰牧骑是一支民族地区文艺团体,他们长期坚持扎根基层为农牧民服务,草原田野就是他们的舞台。用曲云老师的话来说,在乌兰牧骑工作时候想法很简单,就是为猎民为牧民服务,不管面对多少观众,即使是只有一个观众,也要演出。
一转眼,四十多年了。曲云老师始终潜心钻研,发展民族音乐,扎根于民族音乐厚土,吸吮民族音乐的养份,在研究、创作中大胆实践,勇于创新,她收集、整理、翻译了近60首鄂伦春民歌,取得了令人赞叹的成就,抢救和保护珍贵的民族艺术遗产。
2014年,曲云老师退休了,离开了工作一线。但这时候她却有了新的想法:“我从最近这几年才认识到,我之前一直在做演员,之前没有想那么多。我四十多年的工作经历,也是一直在唱鄂伦春的民歌,外民族的歌曲也在唱。现在我有个新的想法,我去年就突然有这么一个想法,跟旗里谈了谈。”
曲云在阿里河三小进行义务授课 屈功泽摄
曲云老师说的这个新想法,就是教课,搞民歌的教学传承。曲云老师向鄂伦春自治旗汇报了自己的新计划。令她感到惊喜的是,她的计划得到自治旗政府大力支持。当地政府马上为曲云老师购置了钢琴,还分配了专门排练教室。曲云说:“我开班已经一年多,学生有10个,最小的孩子5岁,最大的孩子10岁。都是鄂伦春族的孩子,有一年的时间,已经教会6首鄂伦春的民歌。”
如果说去阿里河小学授课、教唱鄂伦春民歌算是普通班,曲云老师把这10个鄂伦春孩子看作是专业班。阿里河小学的孩子都不是鄂伦春族,教唱他们鄂伦春民歌算是一种普及推广,让他们感受到民歌的魅力。教鄂伦春民族的孩子,曲云老师是从教鄂伦春语言,培养感情开始。除此之外,还有专业课,欣赏课,乐理课,形体课。说到这两个班的共同之处就是没有学费,曲云老师都是义务授课,不收学费。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时间悉心培养,曲云老师的小学员们已经能够登上舞台。在曲云老师带领下,小学员在呼和浩特进行了一场演出。精彩的表演后,曲云老师又有了新的收获:“演出感动了他们,要资助我们,办一个班,找三十个学生,不局限于鄂伦春族,鄂伦春、鄂温克、达斡尔,包括在本地区居住的十几个少数民族,只要有优秀的就要。办一个班就教民族歌曲。”
内蒙古商学院提出了赞助计划,为曲云老师的“专业班”扩大招生规模,多吸收其他少数民族的学生,并让这些学生接受更专业的音乐教育。曲云老师半开玩笑地说,“我这是上了贼船了,下不去了。”嘴上虽是这么说,但曲云老师心里很明白,这是一个民族的事情,不是个人的事情。
曲云老师认为,教学工作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工作要一点一滴地做,但成效就要看十年、二十年之后了。等这群孩子长大了,他们这段学习鄂伦春民歌的经历会让他们受益匪浅。用自己民族的语言,用歌唱的方式表达情感。作为一个鄂伦春人,他们会对自己的民族很自豪,他们慢慢地会成为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人,接过曲云老师手中的接力棒,把鄂伦春民族文化继续传承并发扬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