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十八般武艺"

2016-10-06 13:47:50|来源:中国经济网|编辑:梁生文

  8月23日至9月底,由中央网信办主办的“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举行,包括中国经济网在内的近百家网络媒体编辑记者,一路探访红军经过的江西、湖南、贵州、四川等6省份的革命老区,盘点这些老区精准扶贫的“十八般武艺”。

  四川红星村:精准扶贫“不破楼兰终不还”

  “不破楼兰终不还。”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扶贫攻坚工作发下的号令,让基层农村书记备感振奋。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红星村第一书记何平说,如果没有这样一种干劲,脱贫攻坚到2020年还是会面临非常大的困难。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十八般武艺"

  图片说明:红星村村头写着:“感恩奋进,干好农业。”这也是红星村这些年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中国经济网记者马常艳摄

  2013年4月20,芦山发生强地震,位于震中的红星村,全村1174户村名房屋受损严重。灾后重建以及扶贫攻坚工作面临极大的挑战。

  9月11日,“长征路上奔小康”网络媒体“走转改”大型主题采访活动来到四川雅安市芦山县红星村。记者采访到雅安市芦山县红星村第一书记何平。谈到脱贫攻坚,何平颇有感触。他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红星村脱贫攻坚有着特别的红色背景。当年红军过夹金山的历史,对雅安这片红色土地的老百姓有非常大的激励。雅安重视红色根据地的建设,也特别注重长征精神的发扬,三年灾后重建提出,用长征精神来引领灾后重建,扶贫攻坚更是一场硬仗,更要发挥长征精神,只有用不怕苦不怕累、坚韧不拔的精神才能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没有教科书,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脱贫也不能只是慰问帮扶,而是要进行造血帮扶。”何平说,红星村用自身的摸索和践行为全国脱贫攻坚拓展了新思路,通过产业帮扶、精准扶贫,让百姓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借鸡生蛋”就是红星村的重要产业帮扶工程。据介绍,“借鸡生蛋”帮扶工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户养鸡养不活、无本钱、卖不脱的后顾之忧。目前,红星村已经发展30多户“借鸡生蛋”养殖户,每户规模400只,每户人均增收1万元。2016年上半年,红星村计划新发展至到300户左右,养殖规模户均500只以上,每个家庭单蛋鸡养殖一项年收入至少4万元以上。

  何平告诉记者,红星村不光靠“借鸡生蛋”帮扶工程让村民们脱困,还研究制定全村三年脱贫规划和工作计划、全村种养产业三年发展规划、全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等,采取分年度脱贫,三年脱贫后基本实现户户有产业的格局。

  金城兰州精准扶贫新政策摘掉贫困“旧帽子”

  甘肃省兰州市的七里河区属于典型的插花型贫困地区,近年来,七里河立足区情,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号责任”和“一号工程”,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精准扶贫惠民政策。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十八般武艺"

  图片说明:讲解员为采访团介绍兰州市七里河区的脱贫攻坚工作进展。中国干部学习网张倩楠 摄

  产业式扶贫:发展“一亩地”经济。通过实施种养补贴优惠政策,鼓励扶持贫困户发展百合、精稀特菜、畜禽养殖等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增加农民收入。2015年,累计发放产业扶持资金383.904万元,其中百合母籽(林果、中药材)每户补贴3000元,化肥每户补贴20元,农膜每户补贴40元,冷凉型蔬菜种子每户补贴200元。截至目前,全区百合种植基地稳定在5.26万亩,蔬菜基地达9.9万亩,设施农业基地达9400亩,果品种植基地达2.2万亩,产业收入占贫困户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8.37%。

  开发式扶贫:实施移民搬迁安置。实施移民搬迁的对象主要是生存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生产生活条件差、重点生态保护区以及受地质灾害隐患严重的后山地区。项目计划投入13亿元,建设25栋住宅楼,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目前,已对第一期搬迁的769户所需安置房面积进行摸底调查,5个行政村共选房957套,一期实际建设1077套,数量上已经满足需求。选房前期准备工作也已全部就绪,预计2016年完成选房、分房、上楼入住等工作。

  造血式扶贫:打造特色劳务品牌。七里河区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展定向培训,提高贫困人群的素质和技术,打造劳务输出品牌。创新培训方式,突出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实用性,着力打造特色劳务品牌,有效增加了贫困家庭的经济来源。2015年,全区输转城乡富余劳动力2.2万人,其中输转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1850人,创劳务收入5653.48万元。

  捆绑式扶贫:精准落实专项贷款。探索建立“合作社(企业)+贫困户”的扶贫模式,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针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意愿,分类推动贷款落实,对有经营能力、有贷款需求的贫困户,集中“一站式”服务办理贷款;对有贷款意愿但经营能力弱或无经营能力的贫困户,引导其以5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贷款作为本金,入股合作社(企业),每户三年共计10000元保底分红。同时,将扶贫责任捆绑给合作社(企业),根据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户数,在合作社(企业)设立2-10万元的“贫困户救助基金”,用于入股建档立卡贫困户遭遇重大疾病、意外事故、自然灾害以及其他特殊情况的临时救助。目前,全区设立“贫困户救助基金”的合作社(企业)达18家,救助范围涉及550户建档立卡贫困家庭。

  兜底式扶贫: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七里河区1116户、39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劳动能力弱、文化程度低、既没有技术又没有资金的贫困户普遍存在。针对这些贫困户脱贫问题,七里河区创新扶贫模式,将精准扶贫工作与城市环卫工作相结合,在招聘城市清扫保洁员工作中,专门提供400个岗位,通过兜底安置,帮助贫困户顺利摘掉了压在头上的“贫困帽”。经过半个多月的摸底,从全区3900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出110人,招聘他们担任区环卫局清扫保洁员。

  旅游+扶贫,新模式助力武陵源区脱贫摘帽

  位于湖南西北部的武陵源区风景独特,以石英砂岩枫林为主的张家界地貌更是闻名遐迩。2015年,武陵源景区旅游规模突破19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0亿元。正是依靠“强势”旅游业的带动,武陵源区扶贫工作也走在了全省前列。“2016年底将实现全区彻底脱贫摘帽”,武陵源区扶贫办负责人毛成周向表示。

  据了解,武陵源在建区初期,4.5万左右人口基本都为贫困人口,农民人均年收入不足200元,基本温饱都不能解决,与现在的富裕生活有天壤之别。

  穷则思变。毛成周介绍,武陵源区树立了“全域旅游”理念,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在中心城镇周边贫困村开发周末亲子游、自驾游、背包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在核心景区周边贫困村开发生态游、探险游、户外体验游等特色旅游产品带动了贫困村转型发展。

  特色农业也是武陵源区的主打品牌,中湖鱼泉贡米、天子山辣椒、协合菜葛菜葛、索溪峪西兰卡普土家织锦织锦等被越来越多的游客所熟知,实现了旅游特色农业的乡(街道)、村(居)贫困农户全覆盖。

  据统计,目前武陵源区依托旅游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服务人数2万多人。在城区、景区从事交通、餐饮等旅游服务的从业人员中来自本土村(居)民的占28.8%。家住天子山附近泗南峪村的陈友年就是一名景区保洁员,采访中她告诉,在景区做保洁员每月能拿到1800元的工资,极大改善了生活。

  如今,武陵源区已经有24个村摘掉了贫困村帽子,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了100万,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大幅改善,贫困人口降至3516人,贫困发生率降到7%。旅游+扶贫的模式在武陵源得到了成功验证,来“取经”的单位络绎不绝。

  贵州黎平县发展特色旅游模式精准扶贫奔小康

  黎平会议是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在1934年12月18日召开的这次会议重新确定了在川黔边区建立新根据地,黎平会议成为红军长征以来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转变。

  如今,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发生了新的转变——当地政府通过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和乡村旅游,实现精准扶贫,带领民众走向富裕、幸福的康庄大道。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十八般武艺"

  图片说明:黎平县旅发委常务副主任吴家贤接受媒体采访。

  黎平县旅发委常务副主任吴家贤表示,黎平县的旅游资源分为三大类:一类是以肇兴侗寨为核心的“百里侗寨”文化旅游景区;二是以翘街古城为核心的红色历史文化景区;三是以八舟河国家湿地公园为核心的自然风光。黎平县2016年上半年共接待207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2亿元。

  据介绍,中国的传统村落在黎平县占比最多,全国2225个传统村落中黎平占有90个古村落。黎平县的第一个模式是肇兴的模式。肇兴主打旅游综合开发模式,这样能够达到人员聚集的效果;堂安寨使用侗族生态博物馆的模式,这座“活着的生态博物馆”的保护与建设以及整个社区的遗产保护必将给旅游业带来广阔的前景;滚政村内的传统文化有原始纺纱织布、缝衣、编腰带等传统手工艺和传统民风风俗,在这个村子,采用“众筹+民宿”的模式,把老百姓古旧的房子,通过网络召募让其他人来建设,把整个住宿环境改造成民宿;在地扪村则实行“文创+社区(村)”的模式。所谓“文创+社区(村)”,是贵州黎平当地的生产的一些土特产以及手工艺品,把传统文化变成现代表达,让老百姓离开家乡的同时用自己的手工艺品获得收益;“腾讯为村+乡村特色”在铜关也实行的非常成功,这种模式运用互联网解决了信息不对称的问题。铜关村的电商,基于腾讯微信,以“为村”平台为依托,以“为村市集”微店为纽带,将互联网与铜关连接起来,将铜关的特色旅游商品、乡村旅游与市场连接起来。除了以上形成的成熟模式,吴家贤还提到爱心游、高端旅游等特色旅游形式。

  经过近几年发展,目前黎平县客栈有8000多个床位,肇兴的客栈有70多家1600多个床位,另外的一些60多家民宿达到800多个床位,肇兴因为发展旅游已经能够解决1800多人就业,并且实现稳步发展。据介绍,有些百姓的旧居不知道怎么经营,把住房出租给别人,一年十几万的收入,一签就是20年,所以收入能达到100至00万,老百姓是真的致富了。

  陕西洛川致富经:"小苹果"生出"大产业"

  【网络媒体走转改】革命老区精准扶贫的"十八般武艺"

  图片说明:收获时节将至,苹果园中,红澄澄沉甸甸的果实挂在枝头,显得无比诱人。徐永兵 摄

  “世界人吃7个苹果,就有1个是陕西的;世界人喝3杯苹果汁,就有1杯是陕西的”。苹果是陕西这个古老省份最具优势的新生支柱产业,而洛川苹果则是陕西苹果中的佼佼者。

  9月27日,“长征路上奔小康”采访团走访了位于洛川县旧县镇的洛阳苹果标准园,正赶上收获季节,树上的苹果圆润饱满“红得发紫”,看起来十分诱人。

  据了解,标准园所在的洛阳村有125户共505人,土地980亩,其中350亩为盛果期果园。2015年,该标准园亩均产量3000公斤以上,优果率90%,亩收入1.3—1.8万元,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万元,其中95%来自苹果。

  “原来我家是种庄稼的,种玉米一斤才卖七八毛钱,一年下来除了吃剩不下什么钱,”53岁的村民王雪爱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后来在村里推荐下改种了苹果,一斤能卖两三块钱,一年能挣到四五万块钱。”她操着乡音兴致勃勃地向记者描述:“以前种庄稼不挣钱,家里要出去跑车,出去跑跑回来干干活,才能有这份收入,但跑车多让人担心呢。现在全家围着苹果转,是会辛苦一点,但这钱挣得也踏实一些。”

  在当地各级政府的引导支持下,洛阳村按照就地建设新型农村的模式,于2016年完成了全村巷道硬化和庭院、窑洞的改造,村子面貌和家庭条件发生巨大变化。农村淘宝也进驻该村,成为洛川全县运行的淘宝第一村,全村的苹果销售步入电子商务快车道。

  洛川大力发展现代苹果产业,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2015年,全县苹果总产量达到85万吨,苹果总收入40亿元,全县60%以上的果农户均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在“小苹果、大产业”的展望中,洛川力争到2020年,进一步完善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环境,关联第一二三产业全面发展,使苹果产业综合收入达到100亿元。(马常艳整理 综合中国经济网、中国干部学习网、人民日报客户端、国际在线报道)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