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记者手记:从农民版画了解綦江人的生活

2016-10-12 15:37:41|来源:国际在线|编辑:王涛

青年版画师刘月教阿尼尔 摄影:唐远贵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阿尼尔 翻译 唐远贵):在重庆采访期间,我们走访了綦江区,参观了当地的农民版画院。所谓的“农民版画”,是指上世纪80年代在綦江兴盛起来,以当地民间艺人和农民艺术家为主体,以反映农村生活、农业生产和民族习俗为内容的一种版画。在綦江农民版画院二层的展览厅,展示有几百幅由当地版画家、普通民众和孩子们制作的版画,色彩绚烂,优美精致,充满生活气息。

  在版画院,我们采访了两位不同时代的版画师。李成芝老师是随綦江农民版画成长起来,綦江农民版画发展的见证者;另一位青年版画师刘月,是綦江农民版画的新生代力量,未来发展的优秀代表。过去30多年来,生于农村,长于农村的李成芝老师一直从事农民版画的创作。在她的工作室里,墙上挂着30年来她各个时期的作品、桌上摆放着制作版画的各类用具。李成芝老师正在专心地制作版画的初稿——铅笔稿图画。

阿尼尔欣赏李成芝老师的版画 摄影:程旻

  李成芝老师介绍说,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农民版画制作的方式也发生着改变。如今的版画作品更加鲜艳,内容更丰富,制作方法也更加简便。但80年代初,自己刚刚学习版画的时候,条件比较艰苦,制作版画所需要的木板比较少,学习版画的时候,有时候会从家里偷偷拿出厨房切菜的菜板,在上面雕刻、制作版画。在李老师的工作室,我们看到了上个世纪80年代她用菜板制作的版画,也欣赏了用木板、石版、铜版等手法创作的版画,每一张五颜六色,富有綦江当地的浓浓生活味儿。

  青年版画师刘月工作室的墙上挂着的版画和李成芝老师的版画风格大不相同。她的版画作品中除了反映当地农民、重庆的少数民族的生产生活外,还有很多自己对于现代城市生活的各种感悟。这和李成芝老师一代的纯粹农民版画师相比,在内容和风格上都有了新时代的烙印和新的风格。不过从这些版画中,我们也能了解当地人们的各方面的生活,欣赏版画,兴趣盎然。

阿尼尔完成的版画作品 摄影:程旻

  2016年金砖峰会即将召开之际,在綦江农民版画院刘月的工作室,她耐心地现场教我制作“BRICS”字样的版画,从制版、涂色、拓印,到最后制作完成,我真正体会到创作版画的乐趣。

  刘月介绍说,綦江农民版画有着重庆市“地方城市文化名片”之称。目前,当地政府非常重视其保护和发展,把农民版画列入“非遗进校园”的文化项目,培养学生从小对于农民版画的喜爱,以便更好地将其传承和发展。

阿尼尔参观农民版画展览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