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记者手记:有一种坚持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图)

2016-10-18 11:23:22|来源:国际在线|编辑:贾雪静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熊珊):从北京来到云南德宏仿佛瞬间从深秋进入了盛夏。到达芒市的那一天天气非常晴朗,当地傣族人穿着白上衣绿裤子的民族服饰来到机场迎接我们。当我问及他们平日里是否也这样着装时,他们答复说,有重大活动重大节日时就会穿傣服,穿傣服是对客人的一种尊重和重视。

  

  傣剧传承人金保

  采访金保老师的那天,我们在他练功房的外面看见了彩虹,彩虹跨过勐焕大金塔——中国第一大金佛塔。金保老师退休前是德宏州傣剧团的团长,谈到自己的经历,他总这样对别人说:“我的经历可以总结为‘8888’,当了8年演员队的副队长后开始担任队长,过了8年开始担任傣剧团副团长,又过了8年担任团长,当了8年团长后就退休了。”但其实他学习傣剧表演的过程并没有那么顺利。他17岁才入团,这时筋骨已经差不多定型了,之前从没有练过功,筋骨比较硬,所以当别人练一堂课时,他就练两堂课。经常韧带拉伤了还是坚持练习。他说:“因为傣剧是我们傣民族的重要文化品牌,傣族人民老少都爱看傣剧,所以我就想成为一名傣剧演员。傣剧是用本民族语言、唱腔、舞蹈、服饰、舞美来演绎本民族的故事,傣剧的这一民族特色是我喜欢它的原因”。

  

  景颇族民间乐器吐良传承人干生

  德宏的主要民族除了傣族,还有景颇族。景颇族是从北方长途迁徙下来的一个民族,长途的跋涉造就了景颇族性格的豪爽。在长时间的跋涉中,景颇族创造了不少有特色的乐器,比如洞巴、吐良、鋩等。我们采访的景颇族“洞巴”演奏者雷乐拽是一位年轻的小伙,谈到为什么选择传承传统民族乐器,他说,年轻人不去学的话,民族的东西就失传了,就没有地方找了,跟谁要也要不回来了。我们发现在他的乐器“洞巴”上面刻有自己的名字和一个日期,他说,日期是儿子的生日,以后等儿子长大,肯定会把“洞巴”的演奏教给儿子。

  

  葫芦丝传承人哏从国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特地去到葫芦丝的发源地:梁河县勐养镇帮盖村。村里的公路修的不错,一路还算顺利。远处的大山把金黄色的稻田和绿色的葫芦藤蔓环抱在胸前。这次我们要专门拜访葫芦丝传承人哏从国老师。他8岁的时候,别的小朋友还在到处玩儿,他已经师从叔叔哏德全开始学习葫芦丝。他还记得,第一天学习制作葫芦丝的时候就把手划了一道大口子,当时真的不想再学了。但因为从小受家族环境的影响,他对葫芦丝的感情是实实在在的,就坚持了下来。他说:“我喜欢葫芦丝,三天没有葫芦丝我就不想吃饭。而且,传承葫芦丝是我的责任。”现在,他留在了梁河,也把葫芦丝带向世界。

  这些天,我们还遇到了为了编辑出版一本景颇族乐器百科全书而花费20年的景颇族音乐传承人鲍道龙老师;已经68岁但仍在教学生跳孔雀舞的傣族孔雀舞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约相老师;已经退休但仍继续着傣剧音乐创作的傣剧音乐省级代表性传承人龚家铭老师等。通过他们为传承民族文化所做的工作,可以感受到那种来自骨子里的对本民族文化由衷的热爱,还有那种为自己身为少数民族而感到的骄傲。

标签: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