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华:一个桥路工的长征
新华网遵义10月20日电(陈俊松)“今天是10月19日,现在班前开始点名。王斌。”
“到!”
“唐玉屏。”
“到!”
……
贵阳工务段乌江桥路工区工长谢小华以点名开始每天的准备工作,确定人员齐整后,谢小华随即安排当天的桥梁及重点设备检查方案。10月19日,谢小华和工友对川黔线乌江大桥的桥梁进行检查,包括桥面、桥墩和桥面标志。
著名的乌江四桥,离画面最近的是川黔线乌江大桥。新华网陈俊松 摄
宽达250米的乌江是贵州第一大河,曾经两岸是悬崖绝壁,江中是浪卷翻白、流急滩多,素有“天险”之称。“天险”意味着易守难攻,同样也意味着难似蜀道。因此,81年前,红军渡过乌江也被称为突破乌江“天险”。
1995年前,谢小华第一天走进距遵义50多公里的工区时,就感受到“天险”带来的不便。尽管当时乌江大桥铺轨已有30年,乌江桥路工区条件仍十分简陋,只有一栋小平房,几张竹席和几根木桩围了个圈就是厕所。
谢小华心里很不是滋味,甚至一度心生退意敲起了退堂鼓。只是为了不丢掉男子汉的面子,他才决定扎根干出个样子。从普通路桥工,到班长,再到工长,这一干就是21年。
谢小华班前安排检查方案,其中包括作业计划、作业内容以及安全注意事项。新华网陈俊松 摄
”要么不干,干就要干好。”凭着这股气儿,自来到工区的第一天起,谢小华就制定了利用业余时间每天必须学习1~2小时的计划。通过不断的学习,2002年至2004年他完成了中专学业,在车间的每次考试和技能竞赛中都名列前茅,最终成为防危救急的一把好手。
乌江大桥是川黔线唯一一座跨越大江大河的浅基大桥,再加上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乌江桥路工区管内的设备检查和维修任务极为繁重。短短41.5公里内,遍布着21座桥梁、27座隧道、105座涵渠、26756米排水设备和数十余处危岩和山头,而维护这些设备的,仅有10个人。
防洪季节加班值守岗位、长时间不着家成了家常便饭。“我们已经有了一种职业病,只要一下雨就睡不着,不敢睡。一睡觉就怕哪里有电话打进来,听不到,漏了信息,哪里出事就不知道了。”2014年雨季,因为雨后要对各项设施进行检查,谢小华没法脱身,两个多月都没得到休息。“当时一到周四、周五就开始下雨,周六日就必须去检查,老天好像也不想让我们休息。”谢小华打趣说。
2003年的一个夏日凌晨,谢小华冒着大暴雨率先赶到防洪重点区段K321+030处巡查时,发现线路被滑落的山石掩埋。他赶紧向火车来的方向跑去,最终在故障地点50米处拦下了火车。如果谢小华哪怕跑慢了一两分钟,险情也将不可避免。用谢小华的话说就是,“多年以后,每次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谢小华进行工作前的维修和安全设备检查。新华网陈俊松 摄
谢小华在工作上“摸爬滚打”,走遍工区的一寸寸土地,逐渐成了同事口中的设备“活字典”。有多少处危岩,哪里的边坡容易溜塌,每处设备的质量状况,谢小华都了然于胸。甚至有多少颗螺栓、是什么型号的,他也分别拍照标示清楚。
二十余年的职业生涯中,谢小华也算从“魔鬼”手中走了几遭。上山下河、处理危石、砍伐危树,这些就是路桥工们的日常职责。在万物丛生的深山老林中,这可都意味着危险。被蚊虫叮咬自然逃无可逃,毒蛇、蜈蚣、有毒植物也是山中“常客”。
有一次,谢小华拿着铁钩清理泄水孔,没想到,手从泄水孔拿出时竟带出了一条毒蛇,谢小华的手指头被狠狠咬了一口,“当时马上去了镇医院处理,还好处理及时。”
贵阳工务段乌江桥路工区工友们班前集合。新华网陈俊松 摄
困难和危险都没能使谢小华退却,他初心不变、埋头苦干,仍然穿着橘红的工作,带着黄色的帽子,拿着音视频设备和各类工具行走在工区内。如果把铁路设备维修的攻坚克难比作“长征”,谢小华已经走了小半辈子,而他打算继续走下去。
谢小华时常回忆自己刚入路时师傅曾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只要在乌江一天,就要干好一天。“我要当一名川黔线上出色的桥路人,每天护卫着列车平安从我养护的乌江铁路大桥上安全通过。”
贵州苍山如海,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无法绕过的一道坎,要爬坡过坎,就必然少不了搭桥修路。如今从贵阳出发,已经可以坐高铁或动车直达北上广等城市,贵州的桥梁建设更是突飞猛进。贵州的交通格局突变令人神往,昔日困于大山的各族群众生活变得日益有盼头。而这背后,正是有着无数位“谢小华”们默默地在背后保驾护航。